青海省治多县:十年岁月铸辉煌 实干笃行续新章

发布时间:2022-10-24 11:48:27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是长江发源地,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的美誉,也是改革先锋、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的故乡。2012年和2021年,两个极具意义的时间节点,将3600多个日夜压缩成历史书卷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书写了治多县凝心聚力促发展、勇毅前行向未来的壮丽篇章。

鸟瞰治多全貌

这十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基础建设投入最大、民众得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十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治多县抓住机遇、砥砺奋进,乘势而上,扬“治”所长、追赶跨越,呈现出“经济稳、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局面。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4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8.5亿元,年均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000元增加到36610元,年均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34元增加到11640元,年均增长12.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845万元增加到1.88亿元,年均增长8.2%。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69亿元。

治多经历了“4·14”地震和灾后重建,围绕“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重建目标,按期完成重建任务,一座崭新的高原新城巍然耸立于美丽的嘎嘉洛草原。如今,俯瞰治多城区全景,聂恰河横贯东西,香林桥、幸福桥、珠姆桥、达杰桥、玉秀桥纵穿南北,9横11纵的城区路网纵横交织。城北商贸集散、城南行政服务。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亮化、绿化等配套设施和市政管理不断完善,县城品位和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图为治多县牧民新居

十年来,精准聚力攻坚,书写新时代决战决胜的脱贫答卷。全县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636户10547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这场史诗般的“战役”中,治多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推进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工程,打出一套脱真贫、真脱贫的组合拳。1216户3280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收益或就近就业。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314套,落实“两后生”补助2454人2497万元,贫困人口转移就业8222人。2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面实现“破零”,12个村突破百万大关,2个村突破千万大关。整合投入财政资金18.9亿元,组织实施了易地搬迁、园区建设、旅游扶贫、产业扶持、商贸流通、医疗救助等一大批扶贫项目。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均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图为治多县精准扶贫商贸产业园区

十年来,发展特色产业,书写新时代多元融合的富民答卷。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36个,累计分红2964万元。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及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8项。玉树首家大型乳企治多阿米雪乳业有限公司正式投运生产,以“公司+基地+生产合作社+牦牛养殖户+饲草料种植基地”的产业化融合经营模式,生产牦牛酥油、鲜奶、咖啡、奶粉、蛋白粉等产品。去年阿米雪乳业有限公司收集牛奶3.6万斤,实现79户227人收益。江苏中孚达企业成功引进治多市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规范升级,打造“3R”产品已成新趋势。与中央民大附中玉树海东分校达成畜产品供销协议,与中国联通青海分公司签订“5G数字治多”战略协议,在追溯体系、网络销售等方面深化合作,迈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要一步。

图为嘎嘉洛婚俗表演

十年来,突出传承发扬,书写新时代灿烂厚重的文化答卷。累计投入文化事业资金1.89亿元。深度挖掘长江源头区域性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十全福地”“珠姆故里”等地理名片,文化、旅游及次生行业发展迅速。搜集、整理和创作书籍《嘎嘉洛文化系列丛书》36本,获得“珠姆故里”“中国康巴拉伊文化之乡”等文化品牌,《康巴拉伊》《娘措长调》《嘉洛婚俗》《康巴谚语》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洛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成效明显。嘉洛十景、游客服务中心、体育公园等公共设施相继建成开放,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嘉洛文化影响力、治多名片美誉度不断增强。

图为万里长江第一湾

十年来,加强系统治理,书写新时代厚植绿色的生态答卷。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底线和红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齐心协力守护好绿色家园。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二期工程全部完成。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1处世界自然遗产。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和“最美奋斗者”称号。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制,境内河湖水系资源管理趋于规范。设置生态公益管护岗位4758个,户均年收益2.16万元。生态体系安全格局加快构建。“万里长江第一湾”这幅美丽的画卷成为治多最靓丽的生态名片。信长星省长亲临治多,目睹“万里长江第一湾”美景后赞不绝口,提出了“山山水水连着三江,一草一木关乎生态”的战略定位。

图为治多幸福敬老院的老人们跳着欢快的锅庄

十年来,持续保障民生,书写新时代惠及百姓的幸福答卷。累计投入教育资金12.1亿元,全面完善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办学水平。幼儿园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到85.99 %和97.5 %。新建第二民族中学、第八高级中学、第五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控辍保学工作连续三年在全州范围内率先实现“清零”目标,教育发展更加均衡。累计投入卫生资金6.52亿元,医改任务逐一落实,就医难、报销难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总投资471万元的扎河乡卫生院、索加乡藏药制剂室和20个村卫生室全面投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州率先完成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及健康筛查,包虫病、结核病、肝炎发病率同比呈下降趋势,“三个一批”健康扶贫对象大病救治率达到100%,健康扶贫双签约100%。全面落实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累计组织技能培训7421人,实现劳务转移17674人次,城镇就业1862人,追缴拖欠农民工薪资369万元,清欠率100%。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2.25亿元,投资5200万元先后建设幸福、长寿、感恩、和谐四个敬老院和立新乡敬老院,实现全县587名特困老人集中供养全覆盖。治多养老服务基本形成了值得学习的经验、可以推广的模式,走出了养老服务的“治多路子”,全省民政养老服务观摩会在我县召开,得到了省州高度认可和赞扬。累计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超8.5亿元,公路建设总里程达3000公里,建成独立桥梁39座、乡级客运站6个、招呼站27个,新增农村客运车辆24辆、出租车21辆。截至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4076.68公里,逐步建立起“外联内通、通村畅乡、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投资2.58亿元建设城镇廉租房、公共租赁房、游牧民定居房及奖励性住房4115套。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低保低收入住房保障、就业创业等不断完善。治多各族干部群众在全面小康进程中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美满、更加幸福。

十年岁月铸就辉煌过往,实干笃行续写崭新篇章。未来,治多将以崭新的姿态,踏着奋进的鼓点,迎着时代的浪潮,以赶考之姿接续奋斗,跑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度”,沿着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来源:治多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