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用“江源红”和“高原绿”绘就三江源国家公园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2-10-13 18:05:00丨来源:丨作者:桑周坚赞 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金秋时节,三江源国家公园尽显大美粗犷,以豪迈的底气迎来了自己一周岁的生日,以崭新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金秋时节,三江源国家公园尽显大美粗犷;秋高气爽中,它以豪迈的底气迎来了自己一周岁的生日,以崭新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年来,作为青海参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面积最大的自治州,玉树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乡村振兴等方面创造了一个个辉煌业绩,用艰辛与付出干成了一件件大事,用苦干加实干谱写了一篇篇精彩华章。玉树在国家公园建设“红色动能”的加持下提速发展,不断驱动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玉树高原由来已久的“江源红”和“高原绿”着色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绘就了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玉树画卷。

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公园,经过五年多的试点探索和一年多的建设实践,顺利完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累经验”“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重大使命,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

“红”色思想 驱动“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树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保护“中华水塔”,制定印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方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举措,深入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生态环境的保护任重道远,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我们的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以贯之、不断努力,高质量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依法开展国家公园特许经营、自然资源经营管理、现代化社区建设试点,维护好园区内外生物多样性,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形态。

经过六年的试点探索和建设实践,玉树州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整体稳中向好。以藏羚羊、雪豹为代表的高原“旗舰物种”数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画面全景展现,生态资源禀赋更加丰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立足精准施策,全面实现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的目标,累计兑现生态公益性岗位工资1.65万人9.1亿元,人均月工资1800元,家庭年受益2.16万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得以生动体现;积极探索国家公园生态体验与自然教育新模式,创新形成了“野生动物+科学家+科技+农牧民”微治理试点、“民兵+生态管护员”建设试点和人兽冲突保险基金试点模式。目前,境内雪豹增长到1000只左右,可可西里藏羚羊增加到7万多只、野牦牛恢复到5000多头、藏野驴恢复到8000多头。

“红”色基因 激发绿色能量

2021年10月12日,三江源与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成为我国第一批正式成立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意义重大。这其中不得不提及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

1994年,杰桑·索南达杰为了守护可可西里英勇牺牲。1995年,青海省批准建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996年,杰桑·索南达杰被国家环保局、林业部授予“环保卫士”称号;1997年,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纪念他,可可西里保护区的第一个自然保护站被命名为“杰桑·索南达杰保护站”;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杰桑•索南达杰同志“改革先锋”称号。他的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仍被人们称颂,他的牺牲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大众的环保意识,是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先驱。

杰桑·索南达杰为推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环保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他的事迹真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足迹,彰显了改革精神的时代内涵,是社会历史前进的生动写照,玉树人民从来没有忘记他为生态文明建树的历史功绩。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先锋引领。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探索走出一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三江源特点的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之路,园区植被覆盖度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增加,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不断完善,当地牧民实现了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新时代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玉树正在用改革先锋精神点燃梦想、迸发热情,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奋斗,就是对“红”色基因的最好致敬,对人民群众的最好承诺。

“红”色精神,谱写“绿”色图景

“为什么玉树风景美如画,因为鲜红的党旗映红了她。”经历过灾后重建的玉树,秉承着沐浴党恩、心怀大爱的感恩之情,承载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自强精神,传承着高原沃土、康巴文化的不屈精神,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在党和国家的恩惠下自力更生、创造幸福、和谐稳定,爱国之情越发深厚,跟党之心越发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已深深植根于江源儿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感受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普惠政策、领略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日益强大繁荣的巨大变化,沉浸在喜悦中的玉树人把感恩党、感恩祖国的情怀谱写成主旋律,“红色”成为了所有情感的底色。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中,玉树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充盈的感恩之情自觉投身到各项工作,把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精神再一次升华,并贯穿始终,做到了精神十足、干劲十足。

在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超过12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地区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和建设,既没有现成模式可资借鉴,也没有成熟经验可以照搬,推进试点所遵循的理念、方向、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玉树各界干部群众把守护好三江源头的绿水青山作为对党和国家的感恩回报,倡导“生态立州 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坚定用生命保护“三江源头”的决心,用感恩报恩的信心确保“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一周年之际,玉树助力三江源国家公园在推进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方面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提供“青海方案”、贡献了“青海智慧”和玉树力量,为总体呈现出“高、大、多、广”的特点提出玉树想法,以“红”色精神擘画了“绿”色新图景。

(文:桑周坚赞 ,来源:三江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