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加文马清艳夫妇:扎根一线30年 黑土地上写情缘

发布时间:2022-07-18 13:30:00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他们是同学,是同事,也是夫妻。近30年的时间里,他们扎根农业生产一线,在黑土地上书写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炽热情怀。他们就是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保安农场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蒋加文和马清艳。

行走在田间的一对农技人(摄影:胡建华)

“现在苗期管理重点是防虫。苞米苗有白化苗,是缺锌肥,咱们把锌肥和打虫药掺到一块儿打,这样的话就不用二次喷药了。”见到蒋加文和马清艳时,他俩正在保安农场三分场玉米地块作技术指导。

保安农场三分场以“党支部+合作社+职工”的经营模式,着力调整传统发展方式、推广玉米密植种植技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秧苗长得咋样,田间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蒋加文和马清艳来到田间,看苗情、传真经。

“蒋主任、马主任经常到我们分场田间地头来指导,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现场讲,老百姓都听得特别明白,哪儿不明白我们就当场问,他们总是耐心地给我们解答。老百姓都特别喜欢这样的讲课方式。”保安农场三分场会计周玉红说。

1994年,蒋加文、马清艳双双毕业于畜牧学院农学师资专业,本可以登上三尺讲台的他们,选择到基层农业生产一线显身手、展才干。“这些年我俩在基层一线搞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新品种引进和新种植模式的研发、推广。感觉和农民接触更贴地气更舒服,我们不是说为了干工作而工作,是真的热爱这个事业。看着农民播种、到小苗起来,再到收获,农民们高兴我俩看着也高兴。”马清艳道出了坚守一线30年的初心。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多少真情。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他们迎朝阳、送晚霞,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诠释担当。

保安农场立新分场海鹏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高筋小麦500亩,并实验示范、扩繁品种13个。蒋加文从田间管理、绿色防控等方面严格按照新“三品一标”和绿色产品生产规程全程跟踪服务、实地技术指导。

海鹏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主管王佳欣是位新农人,对蒋加文这位负责任的农技推广人满怀感激:“蒋主任三两天就会来一趟,来看一看小麦长势怎么样啊、怎么预防锈病啊、肥或药怎么配比,从种到收,帮我们省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有蒋主任在,我们非常的踏实,心里有底。”

近30年来,蒋加文、马清艳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不变的信念,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坚守的使命。他们痴心农业农村、服务农民增产增收,累计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100多项,引进玉米和红干椒新品种60多个,发表专业论文6篇,获得国家专利5项,其中玉米“44型”种植技术等发明专利技术3项。

除了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宣传推广种养殖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思路,为职工增收创新提供“点餐式”培训指导,夫妻俩还借助互联网平台,组织培训职工安装应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和“农技一点通”APP。每天坚持在平台提问题、回答问题、发表日志和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并将农牧科技视频和科技讯息分享到分场职工群、农技推广群、科普科技群,解决职工群众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职工科学种田水平。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强国APP、科普中国APP上浏览最新的玉米或是红干椒科普资讯、科技知识,选择优秀的、通俗易懂的、图文并茂的给老百姓转发到微信群,让他们线上更直观地了解新技术、新技能。到目前为止,科普中国我们已经连续签到1300多天,县里和市里排名都是他第一、我第二。”马清艳感慨说,简单的事情每天坚持着做、重复在做,但是做得津津有味,感觉挺有意义。

2019年,蒋加文、马清艳成为通辽市农牧专家库成员;2020年以来,连续两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普员;2020年和2021年,马清艳、蒋加文先后被内蒙古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科技志愿者”、优秀科普信息员;2022年1月,二人同时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第二届“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

“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也是从农村考上学的,所以就想把学到的农业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家乡父老。现在,国家对农业技术非常重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有待于推广,我们会引领大家把先进技术应用在生产一线、用在农民最需要的地方。”保安农场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蒋加文坚定地说。

发展无穷期,服务无止境。蒋加文和马清艳表示,他们将一如继往地坚守在农业生产一线,把初心写在脚下这片热土上,把责任和担当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时代答卷。 (文:胡建华、郭大蕾、胡立忠、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