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这粪污处理厂,我家这些牛粪可有了好去处,还挣了2400多块钱呢!”说起牛粪处理,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水泉乡水泉村的村民于显九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69岁的于显九家中有17头牛,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牛粪,以前只能堆放在家门口或扔到自己家种的地里,不仅污染了人居环境,还无法起到给农作物施好肥的作用。直到今年年初,水泉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了助农利源禽畜粪污处理厂,以每立方米40元的价格收购了于显九家的生粪,不仅改善了他家周边的环境卫生,还提高了粪污利用率。
来到位于水泉村村部南侧的助农利源禽畜粪污处理厂,工人们正在作业流水线上将制作好的有机肥装袋、运送,工作有条不紊。“这个有机肥的制作流程首先就是采购生粪,经过15天左右的发酵后,粉碎过筛,再抛洒上有机微量元素产生有机粉剂进行出售。现在日处理牲畜粪污可达50—60吨,加工后的有机肥销售价约为400元,毛利润能翻10倍,计划一个生产周期收入40—50万元,并按6%的比例上交村嘎查集体经济收益金。现在辽宁地区就已经陆续有订单过来了。”水泉村党支部书记王伟光介绍到。
2022年3月,水泉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采用“集体经济收入+社员资金入股”方式投资30余万元采购粉碎机、传送设备、过滤设备、铲车等机械设备建立了禽畜粪污处理厂,项目总占地面积13800平方米,发酵区7000平方米,现有工人6名。养殖户可以按照送10吨生粪返还一吨有机肥的方式入股合作社,本村农牧民还可以选择以送生粪折合人民币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年底按持股比例进行分红,达到提高粪污资源利用率,促进种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谈到未来发展,王伟光信心满满:“接下来处理厂还要进一步深化股份制合作方式,与其他乡镇苏木的养殖合作社合作,将有机肥加工项目做大做强。还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产能,提升有机肥项目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为壮大村嘎查集体经济发挥作用。”
近年来,通辽市库伦旗坚持党建引领,将发展壮大村嘎查集体经济作为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确定41个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示范社进行重点培育,引领带动全旗186个村嘎查集体经济提档升级,加速推进党的建设与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互动并进,助推村嘎查集体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文:蒋燕泽 王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