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发布时间:2021-07-23 17:45:00丨来源:内蒙古学习平台丨作者:王晓飞 张启民丨责任编辑:

内蒙古通辽市在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发力,书写了催人奋进、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在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发力,书写了催人奋进、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畅游通辽,市民幸福感十足

仅2020年,通辽市民生支出288.0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6%;实现农牧民稳定转移就业35.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1.75万人;组建3个城市医疗集团、21个县域医共体。这一组组数字,让群众感受到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和“温度”;这一桩桩民生实事,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生画卷,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发展教育事业 筑牢民生之基

走进通辽红军小学,音乐室、书法室、绘画室一应俱全,教学楼外有设施完善的足球场、篮球场,还有“南泥湾”劳动实践基地,整个校园环境优美,书声琅琅……这所2017年9月正式启用的学校,是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重点打造的一所公立小学,缓解了通辽新城区学生入学压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直以来,通辽市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各类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快速发展,着力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辽市各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近五年,通辽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等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辽市学前教育普惠率为82.66%,全市建立义务教育联盟118个,涵盖学校327所,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全市共建设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建立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100余个;实施中小学教师“市培计划”,投入1900万元,培训25万人次;实施“通辽智慧教育”及全市中小学“三通两平台”建设项目,升级改造教育云平台,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建立健全覆盖各个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全市资助各学段学生近139万人次。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

普惠性民办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分班”、入学划片招生改革等推动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步提升。

多样化课程彰显民族教育特色

守护全民健康 增进民生福祉

近日,通辽市医院儿童院区急救站通过验收并批复运行。这是通辽市目前唯一一家儿童急救站,将为通辽市急症患儿搭建一条快速、安全、高效的生命救援绿色通道。

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通辽市全力实施“健康通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十三五”期间,通辽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全面破除实行60多年的“以药补医”机制;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得到巩固;积极探索“智慧医疗”建设,稳步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实现网上预约挂号医院9所,开通移动支付医院8所;推进智慧急救体系建设,急救分站增加到37个,基本实现城关镇“20分钟急救圈”和农村牧区“30分钟急救圈”。

如今,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深化医改取得显著成效,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完善,真正为老百姓带来了“健康红利”。

强化民生保障 共享发展红利

就业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突破口。

通辽市始终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帮扶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为抓手,不断促进就业创业,改善创业环境,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五年来,通辽市开展各类招聘活动推动就业,年均举办各级各类招聘会70场次;建成集中型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21家,打造自治区级四众创业支撑平台8家,入驻创业实体2200余户;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展技能培训14万人次;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15.42亿元;发放援企稳岗补贴资金2.4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1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9万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7.35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225万人。

社会保障,关系着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福祉。通辽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3.73万人,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通辽市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4.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保障范围,906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低保渐退政策;养老服务业投入资金达2.3亿元,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达到438所,养老床位2.99万张。

推动文化繁荣 促进高质量发展

促进文化共享,实现文化惠民。近年来,通辽市精心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三馆一站”覆盖率达到112.2%,设立69个非遗馆(室)和7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让城乡群众共沐文化春风。

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通辽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广播电视等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市民文化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

通辽市将在社会事业的改革创新举措上不断推陈出新,让每一个通辽人都能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文:王晓飞,摄影:张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