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栽树治沙储绿 孙子养鹅强村富民

发布时间:2021-06-23 10:45:00丨来源:通辽日报丨作者:管炜 徐健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张伟成功创业离不开张少华辛苦栽下的千亩树林。

“咔、咔、咔……”蛋壳破裂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只只金黄色的鹅雏露出了头。日前,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庆和镇南发村的第一批2000只鹅雏破壳而出。眼瞅着一箱箱毛绒绒、站都站不稳的鹅雏装车送回了村,村书记张伟心里有了底儿,“今年村集体经济靠两批鹅就能收入10万元。”

张伟将鹅雏装箱,准备运回养殖基地(摄影:徐健)

2018年,20岁出头的南发村村民张伟在爷爷张少华30多年前承包的林地里成功尝试林下养鹅,头一年就赚了十多万元,把绿色资源变成了真金白银。林下养鹅有了门道的张伟成立了南发村汇伟专业养殖合作社,不但年年挣得腰包鼓鼓,也让很多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几年下来,全村已有50多户村民跟着张伟养起了鹅。

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2020年底,南发村群众把重担交给了张伟,让他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率领村民致富,引领村子发展。“村里林地多,树给鹅遮阳,鹅吃林下的草,鹅粪给树和草施肥,不但实现了种养生态良性循环,而且周期短、效益好。”为了让村子的家底儿尽快厚起来,张伟决心把村里的鹅产业做起来。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张伟成功创业离不开张少华辛苦栽下的千亩树林。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4%在通辽境内,生态环境脆弱。上世纪80年代初,通辽市开始防沙治沙、保护生态、发展林产业。当年,风推着沙丘一步步逼进南发村。“村子南面方圆十几里都是沙坨子,一刮风黄沙漫天,眼都睁不开。”今年74岁的张少华走在林间,回忆着过往种种。

1984年,一门心思要治沙的张少华不顾家人反对,承包了村里3600亩沙地植树造林。为了种树,张少华卖了房子、抬了钱,拖家带口搬进了沙坨子。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村民也开始植树造林。如今,昔日6000亩沙地不但变成一片片绿洲,也为南发村绿色发展和村民致富创造了条件。

“张伟在南发村规模化养殖白鹅的成功实践不但坚定了庆合镇发展鹅产业的信心,也为南发村乡村振兴开了个好头。”庆和镇党委书记于艳春说。

5月,张伟参加了通辽市乡村振兴建功人才暨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好好学习了几天,提高了对乡村振兴的思考和认识。“过几天村里就要尝试种植巨菌草,镇里的白鹅屠宰场也将开工建设,从饲料到孵化,从养殖到屠宰,这条鹅产业链能实现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南发村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在张伟的脑海里渐渐清晰。

(原标题:厚了“小家底” 置了“大家业”——爷爷栽树治沙储绿 孙子养鹅强村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