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博物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通过全市文物征集、收藏和保护管理,以及科学研究、展示利用、宣传教育等举措,展现了各民族交流交往史实,塑造藏源文化新形象。
山南市博物馆内历史展第四单元(摄影:李梅英)
山南历来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中心,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普查登录珍贵文物15000件、珍贵古籍3000余函,是西藏自治区文化遗产资源最多的地市之一,为博物馆陈列工作提供丰富的“源泉”。目前,山南市博物馆馆藏文物4000余件,馆藏文物数量居全区市地级博物馆之最。
“展出的出土文物均为实物,这也是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山南市博物馆馆长卓玛说,全馆唯一一件彩陶文物,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其表面纹路有中原文化的印记。还有通柜内的高足瓷碗是元代的流行造型,金饰物与青海都兰吐蕃墓出土金饰件较为相似,修建于公元8世纪的桑耶寺的瓦当也具有中原风格。
据悉,山南市博物馆前身为雅砻历史博物馆,建成于1995年,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家博物馆。2015年,国家先后投入6800万元资金建设新馆,展厅面积达到5700平方米。山南市博物馆的落成,成为了展示山南历史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珍贵的文物生动展现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史实。
目前,山南市博物馆正在建设博物馆线上云展览数字化项目,同时制作了一批刻有博物馆标志的宣传品和宣传册,在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已向公众发放。宣传册也很好地向公众诠释了藏源文化。
(作者:李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