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生态文明和草原文化相融共生

2018-05-26 23:43:35 |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生态文明和草原文化相融共生

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多年来,内蒙古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取得累累硕果,成为中国北疆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草原生态建设取得的硕果,为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态文明和草原文化相融共生。

走进内蒙古大草原,文化繁荣的亮丽风景线精彩丰呈、光彩夺目……

矗立起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戈壁等多种自然景观,保留着大面积的原始生态区域。2015年7月31日,全国防沙治沙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举行。内蒙古的生态建设成果,再次引起全国的瞩目。

而就在十多年前,沙尘暴肆虐春天的北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阿拉善被指认为沙尘暴的源头,批评之声不绝于耳。

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正蓝旗林业工作站站长苏海林,自1986年8月毕业以来,一直奋战在生态建设一线。

“当年每年举行春季、秋季造林会战,栽的树远远抵挡不住风沙的侵袭,我们一年也干一万多亩,但沙化面积得10万亩。”苏海林面对的是浑善达克沙地。他记得,当地养路工段盖的一座二层小楼,后来小楼的一层被沙子盖死了。

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正蓝旗在浑善达克沙地进行封育飞播,十多年来没有停歇。

每年5月开始,苏海林带领工作站的全体人员出工,选飞播区、修跑道、飞播。

“有时候带的方便面不够,四五个小伙子一啃,榨菜一吃,水一喝,下一顿没了。”苏海林说,“飞播期间,当地只有一间房子,七八个人住不下,我和单位一个小伙子钻进车底下,行李一铺大衣一盖就睡,任凭蚊子咬。下雨就不行了,雨点都溅脸上了。”

苏海林办公室挂着两张卫星影像图,一张是2000年的,浑善达克沙地沙带明显;一张是后来的,沙带被飞播植物覆盖了。

“飞播区沙子大的时候,风一吹吹到50米外了。所以我们做沙障,风再吹也吹不出6米的网格。”苏海林说,“飞播对我们正蓝旗来说,对生态恢复相当大,特别明显,效果特别好。飞播的固沙草种,长起来还能为牧民提供一些饲草料。”

如今的浑善达克沙地,已经成为绿洲,由原来的“沙中找绿”变成“绿中找沙”。这里树木郁郁葱葱,灌木丛生,野生动物和珍稀禽类栖息其间……

“沙漠愚公”苏和治沙的故事,从阿拉善盟传向全国。

2004年初,阿拉善盟政协主席苏和向自治区党委申请:提前两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他请辞理由令人震惊:“到黑城种树去!”

这年春天,苏和打了个简单行李,带了顶帐篷,雇了十几个民工,迫不及待地进入黑城。当时正值沙尘暴肆虐季节,几乎每天都是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没有路,没有水,没有电,也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支起的帐篷吹跑了,栽下的树苗刮走了,端起饭碗,有半碗是沙子。

没干几天,民工们忍受不下去了,背起行李掉头就走。苏和到30公里外的镇子上重新找人。一看见苏和来了,民工们都摆手:“黑城我们不去,那里风沙太大。”

苏和拿出三万元积蓄,在黑城脚下盖起一排小平房,就算是在大漠安营扎寨了。

希望再一次破灭:苏和种植的梭梭苗90%都死了!夏天是给梭梭补水的季节,沙漠里气温高达40℃,地表温度则有60℃。白天出不了门,苏和就来了个昼夜颠倒,晚上10点开始给梭梭浇水,一直干到凌晨四五点。

如今,苏和从牙缝中省出来的30万元,已变成了荒漠中的片片新绿。就像扎根在大漠戈壁的老胡杨,苏和11年坚守,种下9万株梭梭苗,治理沙漠3500亩,建起了一道宽500米、长3公里的生态屏障。

内蒙古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严格实行阶段性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在26个旗县开展了基本草原划定工作,草原建设总规模5106万亩。全区年均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21.03%。全区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200多万亩,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年均减少140万亩和37.6万亩。

在长期实践中,内蒙古探索出了行政推动、产业带动、政策促动、群众主导、社会参与的防沙治沙机制,成功走出了一条科学治沙、综合治沙、依法治沙的新路子,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转变,为全国生态建设提供了示范。

文化根植于广袤草原

蓝天、白云、绿草,歌声、哈达、笑容……内蒙古草原美丽迷人,有水草丰美的别致景色,更有天堂草原的文化魅力。

草原文化的根在草原!文化艺术根植于厚重而源远流长的草原文化中,并逐步形成具有草原风格、富有民族精神、体现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文艺系列精品。

8月5日晚,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上演的大型原创舞剧《恰同学少年》,拉开了第十六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和第五届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活动的帷幕。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吸引国内外的游客流连忘返。

草原文化,是内蒙古递向世界的一张极高含金量的名片!

七月以来,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节等一大批多彩多姿的文化节庆活动在全区各地相继拉开帷幕,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让草原上处处欢歌笑语,成为推介草原文化的新兴力量。

各类节庆活动,推动了一批文化精品的产生。如民族舞剧《草原记忆》、二人台《花落花开》、话剧《拓拔鲜卑》先后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草原记忆》、《拓拔鲜卑》等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内蒙古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幅文化惠民的画卷渐次展开: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出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等文化工程,扩大“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覆盖面,实施边境旗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固边工程,推动首批自治区公共文化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加强对精品创作演出的扶持引导,以“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为抓手,推进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继续抓好重点舞台剧目精品创作、草原文学精品创作和优秀蒙古文作品翻译工程。同时,加大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繁荣发展社会科学、广播影视等事业,促进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协同联动、融合发展。

2008年,内蒙古博物院、纪念馆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2011年,全区“三馆一站”实行免费开放,这场由政府买单的文化盛宴吸引了大批观众涌入公共文化场馆,一时间,原本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博物院、纪念馆、图书馆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节假日参观博物院等文化场馆,也成为内蒙古人业余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健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扶持发展特色中小微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和品牌,引导开发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搭建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内蒙古积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内蒙古努力提升对外文化交流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按照自治区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意见的要求,落实重点任务,建立长效机制,拓展交流合作领域,创新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讲好中国和内蒙古故事。同时,内蒙古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提升草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文/张泊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