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儿女>草原骄子>

杨美丽:从零开始的非遗传承路

2018-05-16 09:50:20 |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 作者:张秋焱 | 责任编辑:阿艺思
摘要:双墙秧歌规模浩大,表演者100余人,内容丰富,节目有30多个,其中分为文秧歌和武秧歌,文秧歌以歌舞为主,武秧歌以武术为主。

双墙秧歌《踢鼓子》

传承发展400多年的双墙秧歌

说起双墙秧歌的历史,据杨美丽介绍,双墙秧歌产生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当时托县地区的民间社火活动是由公街负责组织,每年正月十五闹秧歌时,公街就向各商号要人,有的商号没有这类人才,有的商号忙着做买卖抽不出人来,于是各商号就花钱到附近的村里雇人闹秧歌。前墙和后墙这两个村子离县城很近,只有两三里,因此各商号都去那儿雇人,几年后干脆把闹秧歌一事推给前后墙子。前墙子和后墙子原是两个村,中间只隔着一条大路,当时两个村人口都不多,办红火有困难,于是两个村联合起来闹秧歌,起名为双墙秧歌。后来,前墙子和后墙子这两个村也改为一个村,叫双墙村。

双墙秧歌规模浩大,表演者100余人,内容丰富,节目有30多个,其中分为文秧歌和武秧歌,文秧歌以歌舞为主,武秧歌以武术为主。文秧歌的代表节目有《踢鼓子》《海蛙戏渔翁》《竹马》等;武秧歌的代表节目有《孙悟空大闹老鼠洞》《三打祝家庄》《快活林》《打焦赞》《打渔杀家》《武松醉打蒋门神》《三节棍》《七节鞭》等。

 双墙秧歌很有艺术特色,文秧歌表演起来动作轻巧、柔软,感情真挚、细腻,风格幽默、乐观。武秧歌表演起来刚劲豪放,出手不凡,武术技艺高超,而且很多道具都装有暗器、匕首,演出时常常给人以出其不意的感觉。双墙秧歌的节目虽然来自民间,但经过老艺人的世代加工、提炼之后,已经艺术化了。其中不少节目艺术水平很高,如《海蚌戏渔翁》,曾参加过1958年全国汇演,并获奖。秧歌唱词大多是即兴之作,充分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唱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喜剧特色。

从零开始的非遗传承路

和很多传承人不同,杨美丽并没有出生在双墙秧歌世家,在她参加工作之前也没有接触过双墙秧歌。

说起自己的非遗传承路,杨美丽说:“1984年,我从托克托县乌兰牧骑调到当地文化馆,当时呼市文化局组织成立了呼市群艺馆,收集民间艺术节目,双墙秧歌是其中之一,我就参与这项整理收集工作,跟当时还在世的秧歌老艺人们学习交流,将双墙秧歌的演出服装、形式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现在双墙秧歌中的三出经典文戏《踢鼓子》《海蛙戏渔翁》《竹马》都是那个时候整理发掘的。为了更好地将双墙秧歌传承下去,那几年每年元宵节闹社火,我都上台演出双墙秧歌《踢鼓子》。随后几年中,我们还带领着附近的年轻村民整理排练了双墙秧歌中的部分戏码。”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因为人们对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不算重视,艺人流失很严重,面对这种情况,杨美丽依然每年腊月都到乡镇中进行艺术辅导,帮助人们排练、演出双墙秧歌。就是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指导,她的演出技艺越来越娴熟,成为双墙秧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时间进入21世纪,人们开始重视民间艺术传承,双墙秧歌再一次焕发了生机。2006年,双墙秧歌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作为自治区代表项目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013年,托克托社火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旗一品”文化品牌,双墙秧歌作为托克托社火的重要节目得以传承和发展。

2015年3月3日,在河南省鹤壁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奖活动中,由内蒙古文联选送,由托县文联、县乌兰牧骑、县音乐舞蹈戏剧家协会、县民间艺术家协会组织排演的托克托社火双墙秧歌——《竹马·老罕王进京》经过重重角逐,最终获得了第三届中国社火艺术节金奖。《竹马·老罕王进京》是双墙秧歌最具代表性的节目,取材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民间称老罕王)的故事,基本情节是八旗将士护送老罕王“进京上任”。这一节目在保留“竹马戏”传统道具骑竹马的基本特点的同时,将老罕王的坐骑改为竹骆驼,从而使节目更具草原风情。八旗将士为八个身骑竹马的清兵将士,分为四队,仿八旗色彩分黄、白、红、蓝(或黑)服饰。节目表演以“驼步”(老罕王)和“马步”(八旗将士)为基本舞蹈动作,展现了英勇强悍的八旗将士在威风凛凛的老罕王的率领下“进京上任”的情节。

说起双墙秧歌的进一步传承,杨美丽说:“我今年也60多岁了,这几年一直在着重培养年轻的传承人。今年我又向文化馆申报了年轻的双墙秧歌传承人,希望他们能将优秀的民俗文化一代代传下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