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要闻>

草叶几枝变“黄金万两”:乌梁素海芦苇产业兴衰折射高质量发展

2018-03-30 17:31:42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柴海亮、勿日汗、李云平 | 责任编辑:苏文彦
摘要:从芦苇造纸的兴旺到衰亡,再开启新的尝试,乌梁素海芦苇的前世今生,折射经济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塞上早春,乌梁素海的湖冰尚未完全消融,候鸟却陆陆续续回来了,芦苇荡里起了不少新巢。站在湖边的王瑞强心思不在景上,作为内蒙古乌梁素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他一直在琢磨如何让眼前的这些芦苇成为企业脱困、职工脱贫的“宝贝疙瘩”。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年产10多万吨芦苇。它曾经催生和支撑了当地两家大型造纸企业,后因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被关停。几经探索,乌梁素海湖畔今天又建起了利用芦苇生产无甲醛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现代企业……从芦苇造纸的兴旺到衰亡,再开启新的尝试,乌梁素海芦苇的前世今生,折射经济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内蒙古乌梁素海芦苇(资料图)

乌拉特前旗旗长助理吕喜清说,利用乌梁素海芦苇造纸始于1958年,终于2011年,2000年前后达到顶峰,当时旗财政收入约4亿元,仅两家纸企就贡献了七八千万元,从事造纸产业人员超过1万,为此乌拉特前旗有“纸财政”一说。

说起过往,68岁的李爱民更是如数家珍。他于1988年任乌梁素海渔场(乌梁素海公司前身)副场长一直到2006年离职,其间,他有多次提拔的机会,但都没走。“当时渔场效益好啊!谁舍得走?”老李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之后十年是“黄金十年”,全国有10多家造纸企业来乌梁素海设点搞关系、抢原料,芦苇价格连涨8次,从76元/吨涨到520元/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从事芦苇生产的职工每年冬天割两个月的芦苇,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比当时党政机关干部的年工资收入还高。

“那时,周边地区的姑娘都以嫁到乌梁素海渔场为荣!”乌梁素海公司职工郭甫平的妻子李春玲说,她就是从旁边的一个村庄嫁过来的,当时图的就是渔场职工的好生活。

但是,从2003年开始“纸财政”遇到了环保“硬”压力,芦苇经济开始走下坡。因为苇浆造纸产生的废水始终无法达标排放,企业几经努力、挣扎,地方政府历经不甘、无奈,最后于2011年两家造纸企业被彻底关停。

“这种关停的决绝,不是轻易做到的。”吕喜清说,“企业停停开开,折腾了好几年,但其间几次污染事故让旗委、政府不得不痛下决心。”

仅2004年,乌拉特前旗造纸企业的废水就污染了黄河3次;2006年,这些造纸企业的污水暂存池决堤,造成多个村庄和大量农田被淹。

最近,记者探访了这两家造纸企业。在中治美利内蒙古浆纸股份有限公司厂区,记者看到这里俨然是个“大杂院”,有农贸市场、各式门店、机关办公场所等,7根高大的烟囱被改造成“矛”状的蒙古族战神标志物“苏鲁锭”。而在内蒙古金星浆纸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厂区虽老旧,但整洁,有20多个留守人员在值守。这家公司综合办公室经理仲述春告诉记者,当前,纸业行情较好,企业计划借机加快转型,改做清洁、高效的纸品深加工,不再从事原料生产。

乌梁素海芦苇的前世,走了一条不可持续发展的死路,它的今生及未来必然要走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乌梁素海第三大苇场,记者看到300多亩湖滩地上,堆满了芦苇,一堆堆像群山一般绵延远去。王瑞强说,现在,芦苇都销往外地,但不挣钱,运费、人工收割等成本太高,芦苇又还得必须割,不然烂在水里也成污染。

“给芦苇找出路,就是给乌梁素海找出路,就是给这里的人找出路。”王瑞强指着苇场西南方一个崭新的厂区说,“那个企业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出路之一。”

这个名为内蒙古振森乌梁素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企业,就是利用芦苇生产无甲醛中高密度纤维板。记者看到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并已试生产出了第一批产品。这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宏伟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零排放的环保节能项目,其生产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总投资3.7亿元,占地248亩,2015年8月开工建设,一期8万立方米纤维板项目投产后年可消耗10多万吨芦苇。

乌梁素海芦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期待多极支撑。王瑞强说,下一步,还考虑发展生物燃料、高品质苇编以及水苇一体旅游等产业,“乌梁素海的美,美在水,也美在苇。”

(原标题:原本草叶几枝 变则“黄金万两”——从内蒙古乌梁素海芦苇产业兴衰看高质量发展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