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的文物大区之一,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文化遗产体系庞大。现已初步查明有各类文物遗址点2.1万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1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9处,其他盟市旗县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700余处。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分布在草原地区的一些古代城址与墓葬逐渐被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文物精品大量破土面世,形成了以草原文化为主要文化内涵的遗产群体。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拥有20世纪重大考古发现1项,“七五”期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1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7项,世界文化遗产1处。
这些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草原文明的历史见证。通过考古发掘手段对这些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发掘与展示,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草原文明的一个重要方式。
和林格尔汉墓
和林格尔汉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小板申村。 1971年9月,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对这座大型汉代砖室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古墓全长19.85米,由墓道、墓门、前室、中室、后室及三个耳室组成,平面呈双十字形,墓室以青灰色条砖平砌成穹庐顶,前、中、后室皆以方砖铺地,砖面书写有“子孙繁昌,富乐未央”八个大字。
这座墓葬早年被盗,棺木焚毁,尸骨仅存牙齿、椎骨、臂骨等,从破碎的陶器残片中,整理出土了罐、鼎、案、尊、耳杯等文物71件。但令人惊叹的是,在这座墓葬的墓壁及甬道两侧发现了颜色鲜艳的壁画,画幅巨大,内容丰富,共56组、57个画面,榜题250条,总面积有100余平方米。
全部壁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着重表现的是墓主人一生的主要经历,还描绘了与之有关的出行、幕府、人物故事、庄园生活、经史故事、忠孝祥瑞等内容。
前室主要描绘墓主人从“举孝廉”“郎”“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时”“繁阳令”到“使持节护乌桓校尉”的做官经历;后室南壁描绘的是一幅庄园图——庄园群山绿树环抱,坞堡、廊舍、栏圈、桑园、池塘、园圃以及马、牛、羊、猪等家畜无一不有,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庄园生活画面;中室南壁、北壁、西壁描绘有圣贤、忠臣、孝子、勇士、烈女等人物故事,其中“晏子二桃杀三士”“伍子胥逃国”“契母简狄”“京师节女”等故事共八十多则,除此以外,还画有青龙、朱雀、玄武、灵龟、白狼、白鹤、玉马等瑞兽图,使整个墓室充满了浓郁神秘的神学气氛;中室北壁还绘有宏大的乐舞百戏场面,内容有飞弹、飞剑、舞轮、倒立、对舞等杂技项目,所有表演者均是赤膊、束髻,肩臂缠绕红色飘带,人物造型矫健优美——这组画面完整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杂技发展的历史状况,与东汉张衡《西京赋》中对当时乐舞百戏的描写相吻合,说明东汉时期杂技艺术已经扎根于民间,在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以它广泛多样的题材、丰富翔实的内容、娴熟高超的绘画技巧,向我们展示了东汉晚期内蒙古地区的人文地理风貌,壁画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异常丰富,是我们研究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东汉时期的庄园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被评为中国20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
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10公里斯布格图村。 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通辽市博物馆对之进行了考古发掘。
该合葬墓由墓道、天井、墓门、前室、东西耳室和主室组成。墓道为斜坡阶梯式,东西两壁绘有牵马图;天井近似于长方形,上宽下窄,前接墓道,后接墓门;墓门为仿木砖砌结构建筑,前室为长方形,券顶,东西两壁各有一个壁龛,门两侧绘有男女仆役与手持骨朵的侍卫,顶部绘有日、月、星、云天象图;耳室平面呈圆形,弧形门、穹庐顶,双扇木门对开;主墓室平面呈圆形,四周有弧形木板护壁。
随葬品主要出土于前室、主室、尸床和东西耳室:东耳室随葬有饮食器具,西耳室随葬有马具和一些仪卫明器,主室的随葬品主要放置于尸床和供台上,有金银器、玻璃器、银带、蹀躞带、玉器、木弓囊、铜器以及玛瑙、琥珀、水晶、珍珠等珍贵物品。
陈国公主为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亲侄女,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是一座辽代中期典型的契丹贵族墓葬,其墓葬出土文物之丰富,规格之高,前所未有,墓中出土的随葬品保存完整,丰富多彩,为研究契丹社会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因此,该墓的考古发掘被评为“七五”期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
耶律羽之墓
耶律羽之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朝克图山。 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
该墓葬为砖石结构,由墓道、门庭、墓门、甬道、东西耳室和主室组成。墓道为斜长坡阶梯式,墓门由磨制精细的大型石构件组成,包括门额、门柱、门楣及两扇石门;甬道呈长方形,石条垒砌,抹有白灰面,残存有壁画;东西耳室位于甬道两侧,平面呈方形,穹庐顶;主墓室平面呈方形,室内四壁及顶部均以绿色琉璃砖砌筑,以大型琉璃砖封顶,装饰华丽。
耶律羽之墓规模宏大、装饰讲究,墓室整体以琉璃砖为建筑材料,坚固美观,墓内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有金银器、陶瓷器、丝织品、车马器具、铜器、铁器、木器以及玉、玛瑙、水晶琥珀饰件等,做工精湛,许多文物在工艺和造型上都极具特色,以鎏金錾花银罐、盘口船带白瓷瓶最为名贵。另外,还出土了一方墓志,洋洋千余言,其中有关契丹与鲜卑关系的记载殊为珍贵。墓主人耶律羽之为辽开国元勋,东丹国左丞相,墓志铭中“其先宗分佶首,派出石槐”的记载将契丹族源之争一举定论。
耶律羽之墓的发现,真实地再现了辽代当时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取得的高超成就,该墓的考古发掘被评为199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宝山辽墓
宝山辽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西南,西与巴林左旗辽代上京遗址相毗邻,东接阿鲁科尔沁旗宝山自然村。 199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吐尔基山辽墓
吐尔基山辽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东南麓的山坡上。 2003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通辽市博物馆、科尔沁左翼后旗文物管理所对该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大批珍贵文物。集宁路古城遗址
集宁路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巴彦塔拉乡土城子行政村。 2002年至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察右前旗文物管理所对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考古收获。二道井子遗址
二道井子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村。 2009年至2010年,为配合赤峰至朝阳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赤峰市博物馆、红山区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两年来共揭露遗址面积1.3万平方米,清理环壕、城墙、院落、房址、灰坑(窖穴)、灰沟、陶窑、墓葬等遗迹单位668处,出土陶、石、骨、铜、玉器及毛、草编织物等1500余件。哈民史前聚落遗址
哈民史前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舍伯吐镇东南约15公里处,遗址总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通辽市博物馆、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出房址43座、墓葬6座、灰坑33座、环壕1条,清理面积达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近千件。辽上京遗址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 1962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曾对辽上京皇城进行了考古钻探,并做了初步试掘。2011年开始,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辽上京城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勘测和发掘。2011年发掘了辽上京皇城乾德门遗址,2012年发掘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均取得了十分重要的考古收获。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北20公里处的闪电河北岸,蒙古语称之为“兆奈曼苏木”。
元上都遗址分为城址与墓葬区两大部分。其中,城址由宫城、皇城、外城和关厢四大部分组成:宫城呈长方形,东西宽570米,南北长620米,现存城墙高约5米,宫城四角建有角楼,城内有大安阁、穆清阁、洪禧殿、水晶殿、香殿、宣文阁、睿思阁、仁春阁等建筑遗迹;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1400米,城墙用黄土版筑,表面用石块包砌,墙体残高约6米,四角有高大的角楼台基,乾元寺、大龙光华严寺、孔庙和道观等宗教建筑分布其中;外城为正方形,每墙皆长2220米,城墙用黄土版筑,现存高约5米,外城大体上分为两部分,据史书记载,北部是皇家园林,称为“北苑”,建有著名的“棕毛殿”,西部是元代的“西苑”,建有忽必烈汗的行宫;关厢分布于城址的东、西、南、北,东关为觐见皇帝的宗王和使团居住的帐房区,西关为羊、马、牛市和商业区,南关为酒肆、客栈的商贸区,北关为驻扎军队的兵营——元代诗人曾有“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帐房乱如云”“滦水桥边御道西,酒旗闲挂暮檐低”“滦河美酒斗十斤,下马饮酒不计钱”的诗句,描述的即是当时元上都城关厢地带的繁华景象。另外,在元上都城址周边地区还分布有铁幡竿渠水利设施遗址、羊群庙祭祀遗址、东凉亭遗址、砧子山墓葬区、卧牛石墓葬区、一棵树墓葬区等附属文物遗存。
1990年至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锡林郭勒盟文物站、正蓝旗文物管理所、多伦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勘探与发掘,先后发掘了明德门、大安阁、穆青阁及砧子山墓地等重要文物遗存。
由于元上都遗址建在地势开阔的金莲川草原之上,元末废弃之后未经人为大规模扰动,地下文物埋藏异常丰富,目前出土的文物主要有建筑构件、石雕制品、瓷器、陶器、钱币、金银器等,建筑构件主要有柱础、魑首、鸱吻、瓦当等,石雕制品主要有大理石盘龙纹石柱、石雕人像、龟趺、石棺等,瓷器主要有青花盏、青瓷匜、钧窑碗钵、白釉褐花罐、黑釉碗、黑釉梅瓶、绿彩香炉等,金银器有金戒指、金耳环、银镯、铜钗等,钱币有八思巴文大元通宝、大观通宝、“天下太平”春钱等,另外还出土有铜镜、玉饰件、银壶、姑姑冠等珍贵文物。
元上都是蒙古民族统一蒙古高原之后建立的第一座草原都城,是元朝的两都之一,始建于1256年,城市背靠山峦,南临闪电河(古滦河),放眼一望无垠的草原,气势恢弘,被命名为“开平”。1260年,忽必烈在此召开忽里勒台大会,登上汗位,并依中原王朝旧制,建元中统,将开平升为府,置中书省。1263年,正式诏令开平府为上都,同年迁都燕京,元上都随后成为元代诸帝避暑与处理政务的夏都。忽必烈以建设元上都为发端,建立元朝,奠定了统一全中国的政治基础,结束了此前长达300多年来的政治割据局面,漠北岭北行省的设立,三路宣尉司对青藏高原的统辖,大规模扩展了中国的疆域,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元上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1964年,元上都遗址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上都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29日,元上都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
草原文明的重要实物载体就是林林总总的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的正确认知,是深入发掘中国北方草原文化资源的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手段。考古发掘研究是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定与提升,通过考古发掘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阐释、说明、论证、鉴定、测试等一系列研究,可将文化遗产的性质、内涵、外延以系统的理论知识链条贡献给当代社会,从而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文化精粹与智力支持。
作为文物考古工作者,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我们要自觉履行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深化草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发掘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动力,在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的跨越。(作者:陈永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