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也打不尽……”好多人了解鄂伦春民族都是从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开始的,而对于省级兽皮技艺传承人满古梅来说,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祖辈们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她和后人留下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一次见到满古梅都能看到她脸上绽放的笑容,这几天她还沉浸在为一对鄂伦春民族的新婚小夫妻当媒婆的喜悦中。她说,只可惜现在天气暖和,没能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狍皮服饰,只有那样才能真切的感受到鄂伦春民族在狩猎年代原生态的生活。
从小随母亲学习狍皮制作
走进满古梅的家,除了简单的家具,映入眼帘的是一堆堆正在制作或已经完成的狍皮、桦树皮、布料,一张张身穿民族服装到各地参加活动的照片。一个漂亮的狍皮挂兜吸引了记者的视线,满古梅说,挂兜的肩带是用七股黑白相间的绳子编成的,但现在会编这样七股绳的人已经太少了。
今年59岁的满古梅,出生在鄂伦春自治旗的猎区乡镇乌鲁布铁镇。在猎民家庭成长的她,自小随母亲学习狍皮制衣、制靴等传统狍皮和桦树皮制作工艺。她告诉记者,到她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传人了。在她眼里,独特的民族技艺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标志,那些细致美观、制作精良的狍皮、桦树皮艺制品像是在诉说着鄂伦春族古老的故事,展示着这个自己民族独特的风格。因此她从小就对狍皮和桦皮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
小时候,她看见家里人穿的衣服、生活用品都是母亲自己亲手制作的。各种狍皮、桦皮在母亲的手中都能变成精美的生活用品和穿着的服饰,而且制作精巧,图案、颜色搭配合理让她很是羡慕。那时候她放学回到家总是能看到母亲拿着狍皮、桦皮在制作,这也就是她向母亲学习的好机会。母亲看她好学,偶尔会让她参与制作但也仅仅是简单缝制边角的地方比较复杂的工艺母亲还是要亲手去作。但满古梅还是凭借着自己的细心、好学,在母亲的指导下学到了“真功夫”。
制作需要耐心和细致
狍皮制作看似简单确是个精细活。首先“熟”皮子就需要一定的技术,皮子只有软了才能做成品。二十几岁开始,满古梅学习了“熟”皮子,这是第一道工序。别小看“熟”皮子,里面有不少学问。满古梅现场示范:先用脚蹬住皮子,再用刮刀把皮子上的脏东西反复刮去,直至干净,然后三四个人转圈抻皮子,让它平整,抻不好皮子就会鼓包影响成品质量,等皮子“熟”好后,变白了再上色。她第一次“熟”皮子时,双手磨出了茧子。剪的功夫同样重要,否则皮毛不对称,会影响成品质量。满古梅做的第一件狍皮制品是狍皮兜,做出来一瞧,皮毛一面朝上,一面朝下,于是拆了重新剪,仔细琢磨才做出对称又美观的狍皮兜。
常言道“看花容易绣花难”,对此,满古梅深有体会。“做皮活儿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细致,狍皮哪个部位做什么材料,材质好的料要放在什么地方,需要细心捉摸才能不浪费用料;狍筋要搓得像线那样细,用狍筋缝的制品不腐烂还结实。做一件长皮袍子没有半个月是做不成的。”许多鄂伦春猎民妇女认为难做的“其哈密”(皮靴)和“手闷子”,满古梅做起来得心应手。狍角帽是她的拿手绝活,一天能做一个。
2007年1月,在鄂伦春族自治旗首届鄂伦春“民间工艺师”大赛上,满古梅被评为鄂伦春族“民间工艺师”。她高兴地说:“看到那么多人参赛,尤其是有许多年轻人参赛,我非常高兴,鄂伦春民族技艺有了传承者。”
让民族的技艺永远的传承下去
“别人向我要,我也不给了,我做不动了”。年纪的增长,手指的变形,腰背的疼痛,这些都让满古梅已经觉得力不从心。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自己所掌握的民族技艺,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使传统的鄂伦春民族文化在弘扬的同时得到更多人的了解。“谁想跟我学狍皮、桦皮技艺,我都免费教会为止。”满古梅说。黑龙江省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有两位女手工艺人慕名来向满古梅拜师学艺,满古梅分文未取,倾力传授。近些年,满古梅开始教她的小儿子何国志学做兽皮、桦皮制品。如今,除了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民间手工工艺品外,国志还通过网络博客、QQ空间等方式宣传鄂伦春工艺品,设立了自己的网站,开创了祖辈未曾涉及的新领域。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满古梅热心参与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文化展示活动,去过多个地区和国家。其中,2010年赴西安参加全国西部首届非物质文化调演,满古梅将狍皮和桦树皮的半成品从家带到现场,用三天的时间现场制作现场展卖,向众人展现了鄂伦春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真实风采。2011年1月20至25日期间,满古梅到北京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和全国各地的100名与民众年节文化密切相关的剪纸、年画等传统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北京大型商场一同现场制作,展示了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桦树皮制作的精湛技艺。“我是唯一一个代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去参加活动的传承人。”满古梅向记者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