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秋天,席尼喇嘛赴蒙古人民共和国(今蒙古国)学习考察。在蒙古国,他阅读了不少马列主义书籍,总结了“独贵龙”运动的经验教训,为回国再领导“独贵龙”运动作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准备。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革命运动和全国一样进入高潮。1925年10月,在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张家口成立,席尼喇嘛参加了成立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席尼喇嘛领导的乌审旗牧民革命运动一度获得了很大胜利和成功,他认识到,要想巩固人民的政权,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
组建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在睡梦中被敌人暗杀
1926年,席尼喇嘛与旺丹尼玛回到伊盟乌审旗,重新组织“独贵龙”运动,向农牧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反民族压迫的政治主张,组建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地区组织和内蒙古人民革命军第十二团,他任团长,建立了7个党支部,后发展到17个支部,有党员570多名。从此,乌审旗的“独贵龙”运动进入了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1927年8月,席尼喇嘛带领十二团把乌审旗扎萨克特古斯阿木古郎等旗府官吏逐出旗府,建立了有史以来伊克昭盟第一个由蒙古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公众委员会,简称公会。公会宣布保障人民的利益和各种权利,废除各种苛捐摊派和奸商的债务;创办学校,学习蒙汉文;派干部参加中央军的培训;实行男女平等,妇女有权入党,实行婚姻自由;喇嘛可以还俗。这些革命主张受到农牧民的热烈欢迎。
从1927年到1929年的三年内,席尼喇嘛率领革命武装和人民群众向封建势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粉碎了陕北军阀对革命军的军事围剿,保卫了人民的胜利果实。
敌人在军事上不能胜利,就采取暗杀的手段。席尼喇嘛平时在住宿的房间习惯点一盏马灯,摆着一个军用双铃马蹄表。1929年2月11日晚,被王爷特古斯阿木古郎收买的值日排长布仁吉尔嘎拉溜进了席尼喇嘛住宿的大屋,他站在地上佯装看马蹄表。这时,在房间外站岗的夜哨额尔克木达来也突然进屋,向熟睡的席尼喇嘛的头部开了枪,两人吹灭马灯,迅速离去。席尼喇嘛就这样被暗杀,时年63岁。(晓洁)
(注:解放后,党的各级组织对席尼喇嘛革命活动进行了多次深入调查和采访。1983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向其家人颁发了写有“席尼喇嘛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现核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字样的革命烈士证书。)
相关链接
故居和纪念塔
席尼喇嘛故居纪念馆座落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是震惊全国的鄂尔多斯风暴发源地,也是文明遐迩的“独贵龙”运动根据地。196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席尼喇嘛故居距旗政府20公里,旧庙式建筑风格,面积324平方米,是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席尼喇嘛纪念塔座落于乌审旗达布察克镇西侧,塔身上刻着布赫的亲笔题词,塔的背面刻着蒙古文。塔基座约30多平方米,塔高近15米,塔的主体均以圆形筑成,腰圆盘上的11个圆孔代表席尼喇嘛当初领导的11个独贵龙组织;圆形塔檐为两层琉璃瓦檐,象征独贵龙组织的成长壮大;圆形塔锥象征席尼喇嘛从一个民主主义革命者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纪念塔初建于1958年,后被毁坏。1984年,政府拨款重新建设了纪念塔。
圆形花名册
在席尼喇嘛的故居,有一份席尼喇嘛手书的“独贵龙”运动成员花名册。该花名册的名字全部围绕着圆形书写,外密内疏,中心部分则正好又空开一个圆形,整个花名册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太阳。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是蒙古族群体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独特形式。独贵龙,蒙古语意为环形、圆圈。参加“独贵龙”组织的人集会时,围成一个圆形席地而坐,在请愿书等文件上签名排列成环形,以示地位平等。圆形成员花名册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不分首尾,避免领导人被暴露,充分体现了当时“独贵龙”运动成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