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政法系统:扛起优化营商环境的政法担当

发布时间:2021-12-16 17:10:00丨来源:通辽日报丨作者:邵南 郭晓玲 马宏亮 王旭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全面落实中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通辽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决策部署,通辽市委政法委统筹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政法机关法治保障作用,全面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系统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通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法保障。

市委政法委:统筹推进法治营商环境建设

抓理念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通辽市委政法委以思想引领开篇,以政治轮训开局,创设了“政法干部讲坛”,全市政法系统先后举办政法干部讲坛6次,累计轮训政法领导干部1000余人次,为营造诚实守信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筑牢思想根基。

抓制度建设。各部门相继出台《通辽市防范化解金融领域矛盾纠纷隐患工作方案》《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优化金融业发展环境的意见》《通辽市公检法机关优化营商环境 办理涉民企刑事案件衔接机制(试行)》《全市检察机关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约谈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划定任务、融合资源,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提供遵循和保障。

抓专项治理。牵头负责优化司法环境相关工作,从全市政法单位抽调人员成立工作专班。聚焦涉营商类案件,推进“快侦快诉快审快执”。截至目前,全市涉营商类案件14964件,已办结13349件,办结率89.2%;聚焦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全面加强行业领域监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整治行动158次,先后出动人员10.39万余人次,查处各类问题1.2万余个。

政法各单位:系统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和一站式多元解纷建设,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力争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减少不必要成本。全面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服务,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快速立案、保全、送达、排期、审理、执行。今年9月份,该院运用“钉平台”召开首场网络债权人会议,百余名债权人代表同时在线,1小时内完成了议案的在线审议,全程低耗时、零成本,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建设的“人民法院司法链”予以存证。

通辽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少捕慎诉慎押”专项行动。清理2020年以来的涉企案件,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所有涉企案件全部提级备案审查,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缓刑建议,对所有涉企案件全部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持续降低审前羁押率。对涉企案件进行“清单式”管理。对2020年以来的涉企案件全部填写《全市检察机关涉企案件登记卡》,并建立工作台账。今年以来,通辽市检察机关依法决定不捕不诉涉企案件61件102人,羁押必要性审查40人,建议变更强制措施14件27人,为企业安定创业、安心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通辽市公安局搭建“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市旗两级277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接入平台,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在线查询信息、办理业务。公安业务实现“就近办”。成员单位全部入驻通辽公安24小时警局,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性办结。在全市选择距离城镇较远的派出所作为试点,累计办理业务1100余次,切实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公安政务服务便利店。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打击电信诈骗,守住百姓“钱袋子”。1—11月,全市共破获电诈案件79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43人,同比分别上升175.17%和245.24%;止付冻结4.9亿余元,追回1166.53万余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上升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通辽市司法局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今年以来,全市普法机构等先后深入企业开展各类普法活动261场,组织举办各类法治培训12场;加强劳资纠纷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化解,调处934件;实施法律援助230件,累计帮助讨薪230万元。成立律师公益服务团队,调研中小企业89家,开展“法治体检”295次,进行核心合同审核修正637件,代理诉讼646件,仲裁裁决289件,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6966.23万元。成立通辽知识产权仲裁院、通辽金融仲裁院,进一步填补通辽市知识产权和金融重点领域仲裁事项空白。深入开展“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公布第一批证明事项29项,不断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问题。

(文:邵南 郭晓玲 马宏亮 王旭,原标题:扛起优化营商环境的政法担当——市政法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