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理:扎根雪域高原,始终坚守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21-01-12 16:43:44丨来源:西藏日报丨作者:袁海霞 郑璐丨责任编辑:赵明霞

在蒋理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世界海拔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大坝正崛起在高原峡谷间,并将在2021年投产发电。

蒋理是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大古水电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工程管理部主任,曾荣获华电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进藏工作以来,蒋理始终坚守工匠精神,扎根雪域高原,为西藏清洁能源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工匠精神贵在担当

2016年9月,蒋理临危受命,任华电尼玛县电力援藏项目负责人。带着群众的期盼和组织的重托,在临近入冬之际,蒋理毅然挺进海拔4600米的羌塘草原。

尼玛县城多能互补工程包括新建22兆瓦光伏发电系统、48兆瓦时储能系统、2台1500千瓦柴油发电机等项目,总投资3.37亿元,项目建设存在工程技术复杂、管理人员不足、物资保障困难、自然条件恶劣等不利条件。

刚到尼玛县,来不及适应强烈的高原反应,蒋理就一头扎进紧张的工作中,组织研究设计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统筹施工资源,仅用7天就完成了施工准备工作。2016年9月17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针对施工区低气压、大温差、强辐射的气候特点,蒋理利用丰富的技术经验,严抓设备选型,严控工艺措施,严管施工过程,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以工匠精神筑精品工程。凭着“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奋斗精神,他带领参建各方120多名建设者,成功解决多电源智能并网、低气压环境设备可靠性提升、锂电池大温差环境稳定运行等技术难题,仅用100天便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光伏储能电站,为尼玛县近万名群众送去了光明与温暖。

工匠技艺臻于实践

在日常工作中,蒋理十分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无论是刚参加工作时在一线技术岗位,还是如今在以项目为主的技术管理岗位,他都把学习、钻研、总结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参工以来22年的工作实践,硬是将自己锤炼成了一名行业内经验丰富、技艺出众的优秀工匠。

在接手大古水电站建设工程管理任务后,为加强大古水电站的质量管控,他分标段组织编制《质量工艺标准化手册》,建成西藏首个标准化质量工艺展厅,把标准树在前面;在重点工序和部位,推行首件认定报验制度,系好质量管理第一粒扣子。他对重大或关键作业,组织专项技术交底,抓工艺培训;对承包人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岗前考核,抓关键少数;通过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质量验评的规范化、标准化与无纸化,抓管控手段;每周召开质量现场会,采取“解麻雀”的方式分析质量管控成效与问题,抓总结提升。在蒋理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世界海拔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大坝正崛起在高原峡谷间,并将在2021年投产发电。

工匠灵魂源于创新

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实践中的问题是无限的。为做好高原特殊环境下的工程建设工作,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蒋理十分注重用新理念、新技术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新问题。

建设智能通水系统,让冷却水管遍布大坝的每个角落,通过全新的技术手段,精准控制混凝土的升温与降温速率;开展智能碾压监控,实现每台振动碾对混凝土的均匀碾压,保证密实度;使用新材料橡塑海绵作为混凝土保温材料,减少内外温差,避免大坝出现温度裂缝;实施复杂料源制备优质砂石骨料科研项目,减少用地规模和植被破坏,建设环保示范工程。

艰辛的付出结出累累硕果,他参与的《面向高原电力设备可靠运行的检测与计量技术及标准体系》课题研究获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高寒高海拔多能互补独立微电网研究及工程应用》课题研究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科技创新一等奖,《西藏尼玛县可再生能源局域网工程》课题研究获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工匠责任融于大局

西藏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推进,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共生,蒋理高度重视环保工作。

为提高鱼道的过鱼效果,通过与设计单位的多轮沟通,在国内鱼道设计中首次大量采用钢管柱与预制件,大幅优化鱼道的过水流态;充分利用剥离表土,及时开展边坡等迹地修复工作,移栽原生旱柳32棵,新栽杨树、柳树、核桃树等乔木3000余棵,新增林灌草绿化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针对电站施工区猕猴和黑熊活动频繁的实际,开展了猕猴种群研究和黑熊生活习性专项研究,为保护雪域高原猕猴、黑熊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作者:袁海霞、郑璐,原标题: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记华电西藏公司大古分公司总经理助理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