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传承大兴安岭精神 绘就绿色传奇

发布时间:2019-05-30 09:58:38丨来源:内蒙古日报丨作者:刘玉荣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大兴安岭停伐后,林区的转型产业体系,还远未建立起来。下一步将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力打造“两地三区一家园”。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其中生态主体功能区面积就有10.67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大兴安岭林区面积的47%。据公布的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显示,1998年至2018年20年间,林区林地面积增加138.74万公顷。近日,就如何贯彻落实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动员部署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林区绿色发展,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书记陈佰山。

  陈佰山表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是全国面积最大、集中连片、保存最好的重点国有林区,它维系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是名符其实的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次参加自治区党委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我们提高了政治站位,强化了组织领导,一定要推进大学习大讨论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把大学习大讨论成果转化为推动林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和实践成效。”

  坚持以保护生态为最大主业。全面落实国家天然林保护各项政策措施,国家从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20年间,林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森林面积净增100万公顷、森林蓄积净增3亿立方米、净提高了50%,森林覆盖率提高9.25个百分点。20年的天保工程,林区生态保护成效是巨大的。2015年国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标志着林区实现了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根本性转变。下一步,随着国家新一轮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区将遵循全面保护、系统修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原则,着力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制度体系建设,维护天然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为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奠定绿色之基,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

  坚持以提升森林质量为根本目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通过森林经营、森林抚育、补植补造、人工造林、森林自然更新改造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办法,不断提高大兴安岭单位公顷蓄积,让大兴安岭这块水库碳库基因库发挥更大的生态效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为建设绿色内蒙古、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贡献大兴安岭力量。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主攻方向。应该说,大兴安岭停伐后,林区的转型产业体系,还远未建立起来。下一步将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力打造“两地三区一家园”。“两地”就是打造全国知名的大兴安岭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目的地,打造国家最大的商品林和碳汇储备基地。“三区”就是打造林下生态食品供应区、林下中草药供应区、林业种苗供应区。“一家园”就是建设林区美、林业兴、林工富的和谐美丽的大兴安岭新家园。

  (原标题:传承大兴安岭精神 绘就绿色传奇——访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书记陈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