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发布时间:2018-12-12 10:22:52丨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丨作者:杨劼丨责任编辑:李雯

力争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1%,森林蓄积量超过20.35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2%,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8万亿元以上。

12月10日,云南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公布林草建设成果和近期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1%,森林蓄积量超过20.35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2%,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8万亿元以上。

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对云南作出了“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定位。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林业和草原管理部门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努力把绿水青山打造成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区、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涵养区、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生态缓冲区。云南林业发展实现了大地增绿、活力增强、资源增量。

 云南先后组织实施了长江中上游、珠江、澜沧江、南汀河防护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抚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修复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建设工程。40年来,全省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提升,城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居民生态福祉不断增强。目前,全省林业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标居全国第一位,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等3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全省林地面积3.91亿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8%,占全国林地面积的8.5%。森林面积3.43亿亩,占全国的11.7%。森林蓄积量19.3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4.1%。森林覆盖率59.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6倍。森林生态系统年服务功能价值达1.68万亿元,湿地生态系统年服务功能价值达5044亿元。昆明市、普洱市、临沧市、楚雄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森林资源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得到更好保护。云南近年加强亚洲象栖息地恢复,率先在全国开展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着力缓解人象冲突,组织完成野生亚洲象资源本底调查。创新性探索实施跨国境联合保护,促进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目前,全省建设各级自然保护区161处、国家公园13个、国家湿地公园18个,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森林公安为主相对集中的林业综合执法模式。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启动后,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自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累计下达1010万亩建设任务,投资约149.5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森林防火、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情防控等林业应急目标责任制健全完善,近年有效克服了雨雪冰冻、干旱等灾害影响。2013年至今,云南各项森林灾害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

在政策研究方面,云南省开展了建设生态经济试验示范区战略研究,组织了云南省生态文明状况评估,研究制订了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出台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计划,制订了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林业计划。

结合新时代林业和草原现代化建设,云南提出,将继续严守林业生态红线,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推进国土山川大绿化。在国家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重点开展生态系统大保护,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发展绿色富民产业,让群众在参与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中获得更多实惠。破解林业建设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大、保护地管理体系亟待完善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