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防风固沙"到"沙里淘金":白芨滩把沙漠瀚海变成“绿色银行”

发布时间:2018-09-20 21:15:38丨来源:银川晚报丨作者:梁小雨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65年来,白芨滩人一直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不仅使得昔日沙洲变绿洲,而且实现了治沙致富齐步走。

站在自家的温棚里,48岁的张学云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他家两栋温棚种的韭菜赚了2万多元。除了种菜,张学云还是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治沙工人,负责大泉管理站1000多亩林带、11万株树木的管护。张学云的妻子也是白芨滩保护区的职工,两人现在一年下来能挣上七八万元。 

65年来,白芨滩人一直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不仅使得昔日沙洲变绿洲,而且实现了治沙致富齐步走。
  治沙结合治穷,沙漠成为沃土
  “这几年收入上去了,生活好了,心也就安定了,愿意在林场待下来。”沙漠环境艰苦,治沙人生活更是不易,张学云1993年到白芨滩防沙林场(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工作时,每个月仅有105元的工资,一直被住房差、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困扰,他一度有了跳槽的打算。
  为了改变现状,稳住职工,林场提出了“内改经营机制,外拓生产空间,靠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思路,想方设法提高治沙的经济效益,例如采取招投标机制,大力推行以家庭、联组或个人划片承包造林区域,实行严格的多劳多得考核办法。
  “比如职工包了1000亩的治沙任务,每亩给800元,一共就是80万元。这80万元分3年返还,当年成活率达到85%以上,就算第一个指标实现了,可以拿到40%;第二年保存率达到75%,可以拿到20%;第三年植被覆盖率达到50%,就算是治沙成功了,才可以拿到剩余的钱。”白芨滩保护区管理局副局
  长魏蒙介绍,在这些机制的激励下,林场职工们植树造林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治沙速度从过去每年治沙造林3000亩,提高到如今每年的两三万亩。
  经过65年的奋斗,如今白芨滩已经在沙漠外围营造了大面积以灌木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形成第一道生态防线,再围绕干渠、公路、果园周围建设多树种、高密度、宽林带、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大型骨干林带,把风势减缓下来,构成了第二道生态防线。
  治沙也会用沙,发展循环经济
  治沙的同时,林场也在想方设法“用沙”,例如在两道生态防线的保护下,林场从内部引水推沙造田,利用沙区光热优势培育经果林和苗圃,在田间空地种植畜草、发展养殖业,形成了牲畜粪便肥田、林草养殖牲畜两项循环产业,果园成为了职工们的“摇钱树”,苗圃成为职工的“绿色银行”。
  如今不少职工都在园区承包了林地种植苹果、桃子、枸杞等。杨丽萍承包了5栋温棚种植桃子,她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栋棚一年下来收入将近10万元,再加上治沙还有收入,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目前,白芨滩管理局已在沙漠中发展经果林和苗圃1万多亩,种植畜草1000亩,养牛800多头、羊1000多只,解决职工就业160多人,社会就业400多人,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此外,管理局还推行各项惠民政策,实行职工住房补贴、子女上学补贴、养殖补贴、收入补贴、设施栽培补贴等,安定了职工们留在白芨滩治沙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