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扶贫开发:武威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发布时间:2018-06-01 18:28:01丨来源:西部商报丨作者:唐学仁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强化绿色理念,把治沙和富民、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复合经营、生态经济、移民安置相结合的现代沙产业发展模式和沙区新村镇,拓展脱贫致富新领域。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强化绿色理念,把治沙和富民、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复合经营、生态经济、移民安置相结合的现代沙产业发展模式和沙区新村镇,拓展脱贫致富新领域。不仅如此,武威还建成了民勤老虎口、西大河,古浪民调渠沿线、八步沙,凉州区头墩营等治沙典型样板。

八步沙 三代人传承治沙梦

顶着初夏的炽热,29岁的陈树军一大早就带领着村民给今年新种的柠条和梭梭浇水。他的脚下正是武威市古浪县有名的八步沙林场。

八步沙林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距古浪县城东北30公里、土门镇3公里处,占地面积7.2万亩。30年前,这里曾经荒无人烟,风沙肆虐,一片凄凉,当时沙丘以10米/年的速度南移,严重侵蚀着周围十多个村庄和近十万亩良田,影响着当地3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

1981年的冬天,古浪县土门镇年过半百的石满、贺发林、张润源、郭朝明、罗元奎、程海六位老人以联户承包的方式在八步沙组建林场,治理沙害。慢慢地,八步沙的树多了景绿了。后来,老人的儿子又接过了父辈们的重担。到而今,现任八步沙林场场长、昔日“老愚公”郭朝明的儿子郭万刚在这里治沙护林也已超过20个年头。

“现在我们第二代人也已经老了,第三代人开始接上这副重担了。”郭万刚说,像陈树军这样毕业于高校的年轻人为了继承父辈们的意愿,纷纷回到老家以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治沙。在他们的带领下,如今八步沙林场共完成“三北防护林”、农田林网、移民区经济林建设等工程36.2万多亩,省道308线、营双高速、干武二线等通道绿化工程200多公里,封沙育林(草)23万多亩。

凉州红水村治沙的父子兵

“家住长城乡,紧靠黄沙边,风吹黄沙过河岸,人人都看着……决不让黄沙翻墙头,后代们有盼头。”75岁的老治沙人王天昌弹着三弦,唱着自编的治沙歌。

19年前,王天昌和儿子王银吉在家人的强烈反对中,坚持卖掉了家里的牛羊和骆驼,凑了8000元钱,带上以前放牧时的旧帐篷,带领全家人搬进沙漠,从此,治沙成为父子俩的一切。

19年里,王银吉和家人坚持不懈地在离家3公里外的腾格里沙漠义务压沙植树,固沙造林近8000亩,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压沙造林近8000亩;每年在自家承包地里培育各类苗木4至5亩,用于压沙造林,累计栽植梭梭100多万株,花棒120多万株,毛条30多万株,柠条5万多株,榆树20万株,沙枣树10万棵,胡杨3000棵,红柳2000棵等,且成活率较高,植被覆盖率50%以上。

治沙与扶贫开发实现双赢

近年来,武威市大规模开展压沙造林,沙漠生态治理和沙产业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12.06%提高6.32个百分点,达到现在的18.38%。在沙漠沿线新建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主的经济林果基地69.93万亩,推广梭梭接种肉苁蓉5.88万亩,种植甘草、板蓝根、麻黄、锁阳等沙生药用植物十多万亩。

5月23日,初夏民勤县的青土湖显得格外静谧。蔚蓝的天空下,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丛和平静如镜的湖面“相依相偎”。这里曾是石羊河的尾闾湖,明清时期仍有水域面积400平方公里,但到1959年完全干涸。现在,青土湖碧波荡漾,老虎口梭梭成林,这里早已成为当地生态旅游的品牌。

事实上,武威市坚持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并重,把防沙治沙与生态移民相结合,实现了防沙治沙与扶贫开发的双赢,从这个肌理上梳理武威治沙经验,青土湖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