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图片>

【中国故事】草原上的小黄莺 走进苏尼特少儿合唱团

2018-05-31 15:29:33 | 来源:中国网视觉中国 | 作者:卢旭 | 责任编辑:苏文彦
摘要: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就是专门为儿童们设立的节日。让我们通过记者的镜头走近一群苏尼特少儿合唱团孩子们。

【导语】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给所有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一直是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就是专门为儿童们设立的节日。让我们通过记者的镜头走近一群苏尼特少儿合唱团孩子们。

内蒙古锡林郭勒,苏尼特少儿合唱团的孩子们就像一粒粒种子,在湿润的季风到来之时将会收获整片的草场。

巴图朝鲁带领合唱团的孩子们参观乌兰牧骑纪念馆,给孩子们讲第一代乌兰牧骑的故事。2017年9月,他与苏尼特右旗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苏德共同发起组建了苏尼特少儿合唱团。

80岁高龄的巴图朝鲁风尘仆仆赶回他的故乡——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就是为了看看那里成立快一年的苏尼特少儿合唱团最近的训练成果。巴图朝鲁是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曾担任过第五任队长,在乌兰牧骑一干就是20多年,后来调任内蒙古广播电台,长期从事少年儿童艺术创作、教育工作,就算是退休也从没停止过工作。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乌兰牧骑深受当地农牧民喜欢,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合唱团成立不久,便迎来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这让巴图朝鲁欣喜万分,他讲:“苏尼特右旗是第一支乌兰牧骑的诞生地,作为乌兰牧骑的老队员,我们不仅把文艺演出送给牧民,还把服务送到牧区,演出结束后就帮牧民挤牛奶、剪羊毛。当年,我们在阿其图乌拉公社帮牧民打的水井,至今还在使用。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激励着我们把乌兰牧骑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苏尼特少儿合唱团40余名成员分别来自苏尼特右旗第三小学和蒙古族小学,平时分别在各自学校练习,周末集中合练。许多牧区的孩子都牺牲了周末回家的时间坚持参加合唱训练。来自蒙古族小学五年级1班的伊乐贡就是其中一员,由于要参加合唱训练,他总是与远在牧区的爸爸妈妈聚少离多,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合唱团的孩子在乌兰牧骑纪念馆参观。

合唱团成员伊乐贡回到牧区的家,就帮爸爸来喂牛。伊乐贡讲,“爸爸总是弹马头琴或吉他给我听,所以我特别喜欢音乐。”这个热爱音乐、略显腼腆的蒙古族大男孩已经参加过不少演出,还在内蒙古电视台的文艺演出中获得过最佳表演奖。

合唱团的伊乐贡正在试穿自己的蒙古族衣服。伊乐贡不仅喜欢蒙古族音乐,还喜欢英国的摇滚乐。他说:“别看我平时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可是当我一站到舞台上,就像变了一个人,充满自信!我希望长大后成为乌兰牧骑队员,走遍草原,为牧民演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

合唱团的乌日拉嘎一回到牧区的家便抱起可爱的小羊羔。

苏尼特少儿合唱团的成员们在草原上捉住了一只小蜥蜴。像许多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少儿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一样,缺少活动经费、缺少优秀的音乐教师制约着合唱团的发展。

巴图朝鲁说,“希望草原的孩子们能够通过中国国际合唱节的活动好好看看世界”。为了能让这个首次出现在中国国际合唱节的蒙古族合唱团展现出民族特色,巴图朝鲁到处奔走聘请名师指导,还亲自为合唱团创作了蒙汉双语歌曲《共同心愿》。 

合唱团小成员们把将要参加中国国际合唱节的美好心愿画了下来。近几年,合唱节先后资助了四川北川中学合唱团、上海残疾人合唱团、贵州凯里苗族女子合唱团等参加合唱活动,取得了巨大社会效益,也让更多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可以向世界展现自己的风采。”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金生说。

苏尼特少儿合唱团的孩子们对参加合唱节满怀期待。就像温暖潮湿的春风满载着梦想和希望,世界将可以聆听到孩子们美妙的歌声。

(图片作者:卢旭/视觉中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