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不仅有着广阔无垠的羌塘草原,取之不尽的冬虫夏草,更有着恢弘壮丽的《格萨尔》史诗和它的“神授”艺人。传说,这些原本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牧民,往往在经历了一场奇怪的梦之后,就突然与传说的格萨尔王有了神秘的联系,当地人习惯称之为“神授”艺人。这些人也自此开始了一个新的传奇人生,开始讲述那些遥远的故事。
才旦就是一名“神授”艺人。
“13岁那年的一天,我在放羊时做了一个梦,梦中我遇到5个骑着不同颜色马匹的人。突然,他们中有个人站起来让我念他手中的书本。我说我不识字,他也没强求我。后来,骑白马的人说他给我150个字问行不行,并说如果我能把这150个字念出来,就给我一匹马跟他们一起走。我就读了起来,但当我念完后我就突然醒了,醒来时才发现已经是半夜了。回到家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随着日子越来越长自己能说的也越来越多。”
为了谋生,才旦需要奔波传唱,如同流浪艺人一般的生活。
2009年,《格萨尔》史诗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才旦的艺人生活又发生了改变。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在那曲地区群艺馆设立了自治区级“格萨尔传承基地”,才旦被聘请为那曲地区群艺馆的说唱艺人。如今他已经是一名自治区级格萨尔说唱传承人。
才旦告诉西西:“现在不用再东奔西走,说唱的同时,每个月可以领到固定的工资,足不出户就能赚钱贴补家用,还能让更多人知道格萨尔王的故事。”
那曲地区群艺馆馆长达瓦顿珠告诉西西,目前,那曲地区文化局、地区群艺馆已全面普查了那曲地区格萨尔说唱艺人现状,对其中71名优秀艺人建立完整的“那曲地区格萨尔说唱艺人档案库”,还设置了群艺馆的公益性岗位,为11位格萨尔说唱艺人提供了更大的传播平台。
为提高年轻人对格萨尔王故事的喜爱,群艺馆每年都会组织说唱艺人走基层传唱。下一步还打算搭建一个网站方便更多人了解格萨尔说唱艺人和他们的说唱内容,并通过修建传习所、成立藏北格萨尔说唱艺人协会、建立文化产业公司等方式,扩大格萨尔说唱艺人规范管理和服务大众的长效模式。
最让才旦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儿子和周边的一些年轻人已经对格萨尔的故事越来越感兴趣。“我会将这个故事一直讲下去,让这个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生根发芽。”点才旦现场说唱格萨尔。
(来源:西藏新媒体春季走基层采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