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冬日的暖阳下,在黄河第一湾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广场上,随着县委书记韩华宣布:“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贫困县“摘帽”,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成为青海省2016年完成脱贫“摘帽”唯一一个纯牧业县。
“河南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00人,1440户,2016年总投资16.4亿多元,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改善、社会保障、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顺利实现河南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脱贫),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原河南县副县长万马乃说。
“国家的扶贫政策帮助我们这些贫困的牧民远离了贫苦,原来漏雨漏风的小土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没电抹黑过的日子也已成为过去,草原上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家住河南县托叶玛乡曲海村二社的牧民斗格才让对记者欣喜地说到。
“从2004年率先在全省提出了“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工作思路,到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生态(有机)畜牧业试点县,再到2010年环保部批准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成为全国有机基地面积最大、参与有机养殖户最多、存栏牲畜最多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河南县率先在全省实现脱贫摘帽,离不开草原生态保护与发展有机畜牧业打下的坚实基础。”韩华对记者讲。
保护好青山绿水,才会有金山银山
走进河南县城,令人眼前一亮,所有的食品和蔬菜超市内不提供塑料袋。一名超市老板告诉我们:“几年前,政府倡导杜绝白色污染、打造有机基地,商店不卖,群众不用,渐渐塑料袋走出了牧民群众的生活。”与此同时,牧民自发组织了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对草场生态环境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难以想象当地牧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如此之高。
从2005年治理白色污染开始,河南县扎实开展了有机畜牧业基础性工作。在青海全省第一个建立有机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更是初步实现了从“草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全面完成了欧拉羊、河曲马地理标志认证工作,这些举措不仅为发展有机畜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使牧民尝到了甜头。
“以前不懂得科学保护草原,也不理解让我们脱贫致富为什么还要禁牧减畜,政府三番五次劝导、耐心讲解奖励政策,费了很大的劲才动员起来大家”斗格才让讲开始禁牧减畜时的思想满是矛盾和怀疑,“现在,虽然牛羊数量和草场没有以前多了,但是,收入反而增加了,以前满是黑土滩的草原也日益丰美,以前不知道有机畜牧业和平时放牛放羊有啥区别,现在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斗格才让谈有机放牧的感受时坚定地竖了个大拇指。
“河南县的草原曾是青海最美的草原,我们生在草原,长在草原,更要依靠这片草原脱贫致富。把草原生态保护好了,才有健康的有机牦牛酸奶,才有绿色的有机牛羊肉。”韩华说到到草原生态保护与发展工作时讲。
2011年起,河南县抓住国务院在青海实施的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有利时机,全县884.94万亩草场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政策,其中禁牧面积653.44万亩,草畜平衡面积231.5万亩,人工种草面积7.5万亩,补助奖励总资金达1.040931亿元,惠及牧户6222户、牧民30678人,户均禁牧补助按5000元至50000元不等,草畜平衡奖励资金按1.5元年亩发放,这一政策的组织实施,将超载放牧状况得到控制,草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今年5月,为着力打造好有机畜牧业生态县的品牌,河南县制定起草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通过青海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审批,并颁布实施,此举更加完善了生态资源补偿、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和草原保护等方面法规条例。
草原是牧民脱贫致富的金银滩
随着河南县的生态有机畜牧业基础的进一步夯实,在精准脱贫项目的带动下,牧民,以资金、牛羊、草场等方式入股,全县各地的风干肉厂、畜牧合作社、有机牧场逐渐兴起,截止目前,河南县共有生态有机畜牧专业合作社39家,每年河南草原上有机牛羊肉、牦牛奶酸奶等一系列特色有机畜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
从传统家庭粗放式生产模式转为集约式发展模式,河南县赛尔龙村有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从2014年投入产业扶持资金60万元,建成2栋高标准畜棚,购进种畜280只,到目前建成高标准畜棚3栋,欧拉羊存栏460只,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牧户”的模式,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1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牧民群众创收增收,年创效益22.8万元,已实现连续两年分红,入股牧户最少分红1000余元。
“健康的草原是我们牧民脱贫致富的金银滩,我们合作社的发展核心也在保护生态,草场承包费中有一部分是专门用于保护和恢复草场生态,在保证草畜平衡的前提下扩大有机牲畜数量,实现了草场和牲畜的协调发展,大大增加了牧民收入的同时,牧民们保护生态、发展生态的意识也逐步提高。”赛尔龙村村支部书记斗格加介绍说。
在实施有机畜牧业过程中,通过招商引资,绿草源、雅可牧业等有机肉乳企业已落户河南县,极大地提高了牲畜个体附加值,吸引牧民群众参与有机生产,加之草原生态补偿奖励机制政策的全面组织实施,进一步落实“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及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从而有效解决了禁牧减畜与牧民增收之间的矛盾。2016年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河南县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2.98亿元。
截止2016年9月底,河南县实现农牧业总产值38644万元,全县牲畜存栏头数85.52万头(只),育活仔畜31.59万头(只),出栏率为25.02%,牛羊肉产量达7305.81吨,牛奶产量达19053.72吨,羊毛产量达176.76吨,全县牧民人均收入为5450.1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50.87元,同比增长18.5%。
大学智囊库 助力草原科学发展
韩华还向记者透露,为科学打造有机畜牧业生态县,河南县还请了一个“大学智囊库”。
2016年下半年,河南县政府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财经学院签订了草原生态保护与科技创新合作协议书,就河南县实施的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行动,在产业开发、生态保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事宜。青海大学方面将在有机畜牧产品开发、水源地保护、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生态修复、牧民合作社管理人员培养等方面提供科学支撑和可行规划。
“河南县不仅与青海大学有合作,援建的天津企业、南京的高校都在河南县的有机产业发展方面的给予大力支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依靠自身的努力,河南县发展畜牧有机产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将会越走越好。”韩华自信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