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杂多县牧民在澜沧江畔捡拾垃圾(光明图片)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澜沧江、长江南源的发源地,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具有极独特和重要的生态环境地位。然而,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虫草等商品经济的发展,杂多也开始面临垃圾处理的难题。
“杂多县每天产生的垃圾有50吨。过去,‘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情况特别严重。”杂多县县长索河说,在三江源区域开展垃圾综合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是一种大胆尝试。杂多县引入垃圾分类理念,经过3年多的试点推广,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区、学校、企业、牧民共同参与、互相监督的“户分拣、村保洁、乡收运、县处理”的“N+1”牧区垃圾处理新模式,昔日的“垃圾城”变成了今日的“清洁城”。
垃圾分拣已深入人心
每天早晨9时,垃圾转运车准时穿梭在杂多县萨呼腾镇各个街道巷口,吉乃滩社区的牧民图才加总会提前出现在家门口,把已经分类装好的垃圾袋交给环卫人员。“这叫分拣垃圾,三年前开始搞的。”图才加说,从刚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分拣垃圾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萨呼腾镇每一名居民的日常。
如今在杂多县,每一家的塑料瓶、易拉罐、纸板、玻璃4个分类垃圾桶都摆放在显眼位置,这已经成为标配。
“我们具体的做法就是‘垃圾不落地,出户即分类’。”杂多县吉乃滩社区服务队队长乃措卓玛说,牧户根据生活垃圾的危害程度及可回收程度将自家的生活垃圾分别装进不同的袋子,分类的垃圾由乡里安排负责转运到县里的垃圾处理场做后续处理。
“然而‘垃圾出户即分类’的理念最初还是遇到了阻力。”乃措卓玛回忆,为了确定要不要收1块钱的卫生费,社区召集牧户,开了好几次会。经过多次讨论决定,社区每户每天交1块钱的卫生费,这笔钱用来给村里的环卫工人发工资。乃措卓玛说:“交卫生费,其实是想让牧民们明白,他们在垃圾处理上出了钱,要更有责任心。”
“一块钱卫生费”制度批准实行后,乃措卓玛发现,“卫生费”确实管用,大部分的牧户都主动将垃圾分类,送出家门。
而另一个促使牧民在家里完成垃圾分类的重要原因,则来自创新社区环卫管理。杂多县通过政府聘用的方式,组建了一支279人的环卫队伍、110人的社区保洁员队伍,基本满足了县城街巷、社区、省道沿线等重点部位的环卫需求。
此外,杂多县还设立46个环保网格,184个卫生小组,配备网格长和卫生小组组长,招录生态环卫公益岗位人员,初步建立了“以社区为依托,以环保网格为载体,以卫生小组为抓手,以困难群众为主体,以垃圾分类为目标”的环卫体系。
夯实牧区垃圾处理硬件基础
索河介绍,自2015年杂多县开始大力推行“垃圾不落地,出户即分类”的理念以来,经过环保知识讲座和培训,牧民人人参与其中,对垃圾分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垃圾不落地,出门即分类”的做法也很快在全县得到推广。
如今从玉树到杂多县,途经昂赛、莫云、阿多等乡镇,每隔两三公里,就能看见两个外形像彩色帐篷的垃圾转运站。这些转运站的垃圾也将运到杂多县城统一回收处理。
除此以外,杂多县还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各乡镇、9个社区和部分居住点共配发了1辆压缩车、7辆摆臂车、11辆清运车、55个封闭式垃圾斗、135个垃圾箱、55套环卫清扫设备。
随着回收垃圾的增多,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么多的垃圾如何更有效率地回收、处理?杂多县的举措是:统一回收的垃圾,按照危害等级和可回收程度进行填埋和压缩转运处理;同时,引进有能力的企业参与,由政府监督企业完成垃圾回收处理工作。
杂多县环保卫生有限公司负责人才东周说,杂多县每天产生的垃圾最多时达50吨,少时也有25吨。以前垃圾处理主要靠填埋,现在经过前端的分类,只有部分垃圾煤渣、餐厨垃圾等需要填埋,后端的处理也非常便利,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诸如纸盒、易拉罐等进行压制,然后送到垃圾处理设备更好的西宁市统一处理。
距离杂多县新城区一公里的杂多县垃圾处理厂,在宽敞的蓝色厂房内,一台垃圾热解气化设备十分引人注目。设备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全国高海拔地区尚未建设垃圾热解气化处理设施,这套小规模的垃圾热解气化设备是针对高原缺氧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垃圾的特性而设计的。目前,经过多次试验、改进,该设备已在杂多县投入使用。
高原地区小规模垃圾热解气化设备的投运,不仅为青海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奠定了硬件基础,更为青海这个生态先行区环保科技创新蹚出了新路。
“垃圾换文具”环保理念进校园
“两个塑料瓶换一支铅笔,一斤废纸换一支中性笔……”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有一个奇特的“垃圾兑换点”,学生们在路边捡到的饮料瓶、旧书本等垃圾均可在此换取铅笔、笔记本等文具。
这个类似小卖部的地方是学校的“校园垃圾回收站”,门口摆放着3个大型塑料垃圾桶,分别写着“不可回收物”“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门口的墙上还贴着垃圾分类指引,注明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废物,以及兑换标准。
校长蒙玛才仁告诉记者,学校“垃圾换文具”活动从2015年开始实行,所有文体用具的资金来源主要由学校和社会爱心人士提供。回收站每天开放,学校在收集垃圾之后会运往县上的垃圾回收站集中处理。
“以前文具经常缺货,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能换出去200多支笔,现在一天最多换十几支,有时甚至一天都没有换出去一支。”蒙玛才仁说。
对此,杂多县教育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巢守武解释说,以前学生们习惯将垃圾随手丢弃,但通过环保进课堂、“垃圾换文具”等形式,大家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垃圾也就相应减少了。
据巢守武介绍,从2015年开始,杂多县率先在青海省内将环境教育纳入课堂,如今这些教育正在逐渐显现效果。
“杂多的牧区垃圾处理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目前已在三江源区域以及青海全省推广。”索河说,去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的成立,对杂多生态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正在重新对垃圾分类、收集、储运以及末端的综合处置开展整体规划,增进资源利用率和提升综合处理效率,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