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初夏的锡林郭勒草原开始返青泛绿、天辽地阔。在弯弯曲曲的高格斯台河流过的地方,有这样一座宛如田园牧歌的生态牧场——草深林茂、牛羊成群、雁飞长空,鱼翔浅底……这座牧场的主人,有着诸多响亮而传奇的称号:“将军之子”、“下乡知青”、“党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嘎查书记”……诸多荣誉加身,他却只在乎一个身份——牧民,扎根草原44年来,在5626亩草场上率先革新划区轮牧、减羊增牛、多渠道增收,带领牧民探索生态畜牧新模式,走上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与他心爱的“草原黄牡丹”,把艰苦简单的牧民生活过成了人人称羡的“贵族”日子。他就是生活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的“草原之子”廷·巴特尔。
渔塘边穿着丝袜的驱鸟假人、展厅里挂满的野生动物“客人”摄影作品、桌子上丰盛的自产原生态菜肴、庭院里为爱人用心系挂的秋千……无不述说着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满足和热爱,让人望之生羡、流连忘返。
廷·巴特尔生机勃勃的生态牧场
“将军之子”扎根草原44年:为了理想还是爱情?
在一桌子丰盛的原生态菜肴席间,谈起无数人问过他的这个老生常谈话题:“缘何扎根草原?”廷·巴特尔始终是带着牧人的淳朴和谦逊的,他说:“其实真的一直没有想好是什么原因,也不像媒体夸奖的那样有多么崇高的革命理想,只是单纯地认为没法离开,身边有那么多指望着我的牧民,有我刚刚规划好的草场,我已经熟悉并热爱的环境,我放不下。”
全国政协委员,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草原之子”廷·巴特尔
廷·巴特尔是著名爱国将军廷懋的儿子,父亲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担任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内蒙古军区政委、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作为将军的儿子,在偏僻牧区插队的知青,他曾有许多次回城的机会,然而,面对严重退化的草场、贫穷的牧民,和自己规划好的一纸意气风发的蓝图,他决心留下,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与他一起插队的60多名知青一个个返城,唯独他扎根草原44年,创造也改写了高干子弟另一种传奇人生。
犀利而浪漫的记者也曾经把他扎根草原归因于“爱情”,廷·巴特尔的蒙古族妻子额尔登·其木格对此是有“不同看法”的。汉语交流不甚流利,因此很少跟来访客人交流、少言寡语的其木格,忍不住为自己的爱人“辩白”:“首先,知青返城政策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不认识,之后的两三年才认识了我;其次,他是那样一个高干家庭的孩子,我是一个贫苦的牧民,选择离开是富足优越的好日子,选择留下是继续过苦巴巴的牧人生活,从我角度来说,我也是愿意跟他回城的。然而他并没有回去,而决定了留下,他是因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放不下的牧民兄弟们。”其木格言谈间,是充满爱意和骄傲的。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对于一般的父母来说,是很难接受子女选择过比自己艰苦的生活。而作为革命家庭的后代,廷·巴特尔选择扎根牧区没有遇到父母的阻力,反而得到更多的是支持。据熟悉廷懋将军的人回忆,将军晚年提起这个“自讨苦吃”、“任性”的儿子的时候,是充满理解和骄傲的,他拄着拐杖,自豪地说:“我那个儿子比我强!”
对此,廷·巴特尔感恩父母对的支持和理解,也无悔自己的选择。
贫瘠草场里趟出生态畜牧新路子:如何美丽和发展双赢?
“我在草原牧区生活了40余年,最了解牧民,自己也成为了牧民,最想带领牧民兄弟过上富裕的日子。我觉得,这个理想要通过改变牧区生态环境和牧民思想观念来实现,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路子、学习新技术,发展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生态牧场,实现美丽和发展双赢。”廷·巴特尔说。
廷·巴特尔为前来考察调研的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任亚平(右四)、锡林郭勒盟委书记罗虎在(左三)介绍牧场情况(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萨如拉图雅嘎查所在的阿巴嘎旗,地处中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距北京最近的风沙源——浑善达克沙地北缘,气候恶劣、草场退化严重,71个嘎查均属纯牧业嘎查,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畜牧业经营管理方式粗放、牧民增收渠道单一等诸多问题。嘎查现有牧户96户,蒙古族、汉族和其他民族牧民共365人,草场面积321582亩。廷·巴特尔刚下乡的时候,牧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40元;改革开放以来,锡林郭勒盟在全国率先实施“草场、牲畜双承包”后,1983年达到人均收入200元……2017年牧民人均纯收入16670元,并被评为全国第二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1993年廷·巴特尔当选为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决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1996年,草场分到户,廷·巴特尔承包的是全嘎查退化最严重的一个草场,总计5926亩的草场大部分被白沙地覆盖,牧草稀疏,大风一起,白沙泛滥,草场毗临的高格斯台河两旁全是盐碱地,寸草不生。他的妻子看到家里分到的草场不好、牛羊也是别人挑完领到的最弱的,急得直哭。
廷·巴特尔在自己的牧场上探索生态畜牧新模式,率先实践划区轮牧(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面对严峻的现实条件,廷·巴特尔走遍方圆百里的沙窝子,亲手绘制治沙地图,同时托城里的父母送来优质草籽、树种,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率先在自家牧场实行“围栏轮牧”,在当年最差的草场上养出了最肥壮的牲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草场生态得到了显著改善,得到了牧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2006年,他完善划区轮牧的方式方法,将草牧场划分成9块,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夏季草场,共1626亩,其余8块为冬春季草场、秋季草场、打草场、牛犊放牧场两块、备用草场、经济区以及生活区。2005年他家牧草返青期间,植被高度只有9厘米,盖度也仅仅15%;到了2009年,植被的高度和盖度已分别达到16厘米和35%。
廷·巴特尔率先提出“蹄腿理论”,号召牧民“减羊增牛”
为了阻止草场沙化退化,劝说牧民“减羊增牛”,廷·巴特尔提出的著名的“蹄腿理论”,是用通过计算蹄腿数量的直观化方式来向牧民群众说明“减羊增牛”的意义。按照草畜平衡制度,每5只羊折算1头牛。养1头牛,只有4个蹄子践踏草原;养5只羊,却有20个蹄子践踏草原——细算账,养1头牛的效益不会低于5只羊。因此,他带头做“牛”文章:引进西门塔尔优质肉乳兼用牛和本地牛杂交,利用杂交优势发展育肥牛,通过多年的选育培养高产优质母牛,在“少养精养”下实现了恢复生态、增加收入的双赢目标。
除此以外,廷·巴特尔还带领牧民成立了股份制公司,发展多种经营:鲜奶和风干肉加工销售,开展牧民之家旅游业、生态养鱼等,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使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廷·巴特尔为来访客人们介绍他自己发明的生态捕蚊灯(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廷·巴特尔的做法,很快在全旗和全盟得到重视和推广。在他的引领下,阿巴嘎旗坚持发展畜牧业和保护草原生态并举,号召牧民“围栏轮牧”、“减羊增牛”,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改善了牧民生活;同时,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广泛种植沙柳、扬柴、榆树等,有效地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
生态畜牧新模式的探索,很好地产生了“以点带面”的效应。近年来,锡林郭勒盟陆续出台一系列举措,“下决心把该退的坚决退下来、把超载的果断减下来”,将75%的盟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成立了盟旗两级生态保护委员会(生态局),完善生态保护制度机制。2013年以来,累计完成草原建设总规模1448万亩,发放草原生态补奖资金37亿元,草原生态环境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良好态势。2016年草原植被盖度49.7%、牧草高度32.3厘米分别比2001年提高23个百分点和6厘米,实现了保护草原生态与增加牧民收入双赢。
参政在“庙堂”劳动在一线:是领导还是师傅?
在党和国家好政策的关爱下,廷·巴特尔被授予了很多荣誉称号,也有更多机会走出去“见世面”。参加党的十九大以及2018年全国两会归来,廷·巴特尔第一时间走到农牧民群众中宣讲会议精神,把中央的政策精神、关爱温暖第一时间带到草原,带到牧民群众中间。
“我要带领广大牧民更加注重保护生态,多渠道经营创收,尽快脱贫,才不辜负身上流淌的革命血液和新时代‘草原之子’的职责使命。”廷·巴特尔说。
他头脑灵敏、勤奋好学,一年四季,脑子不停、手脚不闲。他非常尊重有手艺、懂科技的人,时时充实知识、向年轻人求教。为此,廷·巴特尔有句名言:“谁劳动,他就是师傅!”
廷·巴特尔牧场的生态养鱼塘(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凡是牧区生产、牧民生活需要解决的问题,他都学习、钻研、琢磨,大到设计房屋、暖棚,修理汽车、电视机和其他牧业机械;小到做家俱、马鞍子、蒙古袍,他都会;就连治个小病小灾的,他也会。四十多年来,廷·巴特尔到底帮牧民做了多少事,自己也数不清。牧民们觉得,有事找廷·巴特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廷·巴特尔自己也说:“这些事,我做着做着就习惯了。”
当年父亲支援他10万斤草籽,他赶着马车发放给每一户牧民,鼓励大家种草,跟随他走向致富路的牧民越来越多。慢慢地,附近的牧民、旗里的牧民、全盟的牧民,后来甚至包括俄罗斯、蒙古国的牧民都过来找他要草种、树种,请教农牧业技术、治沙取经,络绎不绝。
牧场鱼塘边用来驱鸟的穿着丝袜的假人(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后来,政府支持他在嘎查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农牧民培训基地,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和学习培训所需的相关设施,自己成为了一名“讲师”,把几十年在生产生活中钻研摸索出来、并运用到实践的有效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嘎查和旗里的农牧民,后来成为更大范围内农牧民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生产技能的一所大课堂,累计培训了区内外乃至蒙古国、俄罗斯等地主动参与培训的人员两万多人次。
萨如拉图雅嘎查农牧民培训基地展厅,墙上挂满了廷·巴特尔牧场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如今已经63岁的廷·巴特尔依然还讲课,他在年轻人以及新技术新理念面前始终是谦逊的,他说:“我的很多理论和经验已经过时了,我想让他们从我这得到更多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信心。”
生态牧场里享怡然闲情:是牧民还是“贵族”?
在廷·巴特尔的家庭牧场,草场生态得到良好恢复,生长了270多种植物,每年四季有鹿、狍子、獾子等100余种野生动物出没,牧场里品类繁多的野花野草有的都叫不上名字,还自己命名了许多,诸如:草原黄牡丹、冰凌草等。
在自家牧场上悠闲摄影的廷·巴特尔
廷·巴特尔和他的妻子劳作之余,最大乐趣就是拿着相机拍摄这些花花草草和野生动物“朋友”,在他们的展厅里,挂满了牧场动植物的摄影作品,并在女儿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把图片配上文字和音乐,分享给四面八方的亲友们欣赏。
廷·巴特尔牧场上的野生动物“客人”狍子(摄影:廷·巴特尔)
牧场上的野生动物“客人”(摄影:廷·巴特尔)
廷·巴特尔还建了一个十分“特别”的生态养鱼塘,直径8米,撒了2万尾鱼苗,夏秋季在鱼塘上空架一串小灯泡,吸引昆虫,然后用昆虫喂鱼。廷·巴特尔说,最多的一次,他从鱼塘水上捞出了100多斤的昆虫翅膀。冬春季则用牛粪和草喂鱼,牛粪可与鱼塘的水产生有机肥,用于改良草地。这种生态养鱼3年一循环,鱼可以长到10多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餐桌上自产的绿色原生态菜肴(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在他家的餐桌上,我们品尝到了被廷·巴特尔称为“新时代牧民”的侄女用新技术酿制的牛奶酒、马奶酒,手工制作的奶糖等。廷·巴特尔说:“未来的牧场是新时代牧民的,他们会用新科技、新理念、新方法,让牧场资源更集约高效地利用,让牧民的日子更美好。”
牧场上前来驻足休息的天鹅(摄影:廷·巴特尔)
交谈最后,廷·巴特尔也表达了一份“欣慰的失落”:每年有几十只天鹅来牧场休息,也会为它们精心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尽量不打扰。但是这两年来的天鹅越来越少了,尤其是今年,只来了几只。廷·巴特尔认为,是因为党的十九大以来,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草原河湖治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的政策措施,周边的河湖环境都变得越来越好了,天鹅休息选择的去处也就更多了。“即使日后在自家牧场里可能再也拍不到天鹅了,但这仍然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廷·巴特尔说。
廷·巴特尔摄影作品,他取名为“草原上的黄牡丹”,画面中是他的妻子(照片翻拍)
坐拥一大片牧场,简单而快乐地劳作,有殷实不菲的收入,呼吸着清新纯净的空气,吃着自产的原生态肉菜,与自然界美好而可爱的生物为邻,有朴实真情相伴,有大爱理想萦胸……问他们牧民生活苦不苦,夫妻俩满足地微笑:“我们感觉过的是‘贵族’的生活。”
廷·巴特尔的生态牧场(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六项原则”明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以及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国担当。
内蒙古自治区也迅速行动,传达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
廷·巴特尔在庭院里为爱人用心系挂的秋千(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对此,廷·巴特尔感到尤为欣喜。他说:“自治区以及盟、旗各级党委政府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和农牧民脱贫致富高度重视、十分关注,也鼓舞着我们坚持走生态畜牧新路子、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劲头和信心。相信未来的萨如拉图亚嘎查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牧民的生活更加幸福而殷实。”
廷·巴特尔夫妇在自己的小院儿里合影(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萨如拉图雅,译成汉语大意是“明亮的霞光”。在自己耕耘奋斗了几十年的牧场上,年过花甲,依然健硕地劳作在一线的廷·巴特尔,不带一点儿浮华,皮肤黝黑、双手粗糙,憨厚而朴实地笑着,和他的爱人一起跟我们挥手再见。
廷·巴特尔生态牧场暖意融融的傍晚(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他们的笑脸,映衬着萨如拉图雅火红的晚霞,洒在这片生机勃勃、暖意融融的牧场上,让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闪烁着动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