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面积增大利于整体生态恢复,周边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发布时间:2018-05-19 19:52:36丨来源:西海都市报丨作者:吴梦婷 刘宝康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2001年至2017年丰水期,青海湖湿地面积累计增加172.87平方公里;高密度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至今,增加21.33平方公里;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沙漠化土地、裸地、盐碱化土地面积减少。

5月8日,都市报刊登《青海湖面积达近18年来同期最大值》,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大,达到4432.69平方公里,较去年同期增大7.31平方公里,引起广泛关注。原本低温干燥的青藏高原,为何现在变得湿润多雨?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专家,听听他们怎么说。

全球变暖,气候暖湿的影响

在过去几年有关青海湖的报道中,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大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至2016年,青海湖面积增大169.67平方公里。2017年4月28日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青海湖面积为4425.38平方公里。2018年4月28日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青海湖面积达到4432.69平方公里,创下近18年来同期最大值。

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变化被视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晴雨表。为此,记者采访了观测青海湖长达十余年的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宝康。

“2000年以前,青海湖地区每年的降水增速为0.122毫米,2000年以后,青海湖地区每年降水增速为3.545毫米,年平均气温的增加速度也由2000年以前的0.03摄氏度增加至2000年以后的0.12摄氏度。这一组数据说明,青海湖的暖湿化明显,温度和降水量的增速都高于全国。”刘宝康说。

刘宝康分析,青海湖面积2005年以来一直呈现增长趋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青藏高原暖湿化趋势愈加明显,青海湖地区降水量增多。

青海湖的补给河流有十几条,其中布哈河、沙柳河是青海湖的主要补给河流。近年来,青海湖流域呈现极端降水增加、降水集中化趋势,直接降水让周围流域的河水都汇集在青海湖,因此青海湖入湖径流增加,面积不断扩大。

“从这图中看,湖东岸的沙岛湖、海晏湾湖现在都与大湖相连,湖西岸布哈河的水位也已经与鸟岛码头平齐。”记者在遥感监测图中看到,近几年随着青海湖降水增加、水位上升,青海湖东西岸的原本封闭的小湖泊现在都与大湖连为一体,从观测图中看,青海湖在不断“长大”。

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青海湖面积持续扩大,一方面是老天的帮忙,雨水增加,另一方面就是我省对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比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人类活动的减少对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很大作用。”刘宝康说。

对于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信息宣传科科长侯元生深有感触。侯元生告诉记者,目前青海湖生态呈“三增三减一不变的向好态势”。2001年至2017年丰水期,青海湖湿地面积累计增加172.87平方公里;高密度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至今,增加21.33平方公里;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沙漠化土地、裸地、盐碱化土地面积减少;水鸟整体种群数量和水环境监测指标保持稳定。

“山青水秀天蓝”是很多人对青海湖的印象,但对于青海湖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周边的生物种群和鸟类更为敏感。

根据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监测,作为青海湖旗舰物种的普氏原羚已由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500只增长至现在的2000余只,黑颈鹤由2007年的30多只增长至现在的140多只。青海湖指示物种水鸟也由69种增长到92种,青海湖裸鲤蕴藏总量达到8万吨。

“这一系列数据都表明,近年来青海湖周边生态在持续向好。”侯元生告诉记者,近年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建立青海湖整体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在开展水禽、珍稀濒危物种、植被资源监测的方面起到支撑作用。此外,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开展青海湖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生态保护工程、湿地生态补偿等项目,极大地改善着青海湖周边环境,湿地植被、水鸟栖息地等生态环境都得以恢复。

青海湖面积增大利于整体生态恢复

“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大,说明青海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同时青海湖面积增大也有利于青海湖水源涵养,青海湖生态系统将更完整。”在采访中,两位专家都认为青海湖面积增大,其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作用都明显增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青海湖起着天然调节作用,对调节当地气候具有重要作用。青海湖不断扩容不仅有利于当地生态的恢复和植被恢复,在为南来北往的鸟儿提供栖息地的同时,也丰富了动物鸟类的食物来源。

气象专家提醒,青海湖面积增大带来的水位增高将对周边旅游设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预计青海湖面积保持增大趋势,青海湖周边布哈河、沙柳河等河流应注意加强巡视,强化旅游设施的安全检查工作。

(原标题:青海湖连年“扩容”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