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对新时代草原文化发展的11个愿望

2018-05-19 19:44:41 | 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 | 作者:王金梅 苏文彦 | 责任编辑:苏文彦
摘要:2018年全国两会,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对草原文化发展高度关注,为草原文化传承发展鼓呼建言。

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苏文彦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几千年来,草原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特色、不可或缺。新时代,把草原文化所包含的“尊重自然、坚守信义、开放包容、崇尚英雄”的理念,创新融入到新时代生产生活实践和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保护传承草原文化血脉,守护草原儿女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全国两会,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对草原文化发展高度关注,就文化产业发展、草原旅游开发、民族医药产业振兴、非遗文化传承等话题提出真知灼见,为草原文化传承发展鼓呼建言。中国网草原频道特辑录整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对草原文化发展的11个愿望,与网友交流分享。

 郑福田:挖掘特色民族文化,打造旅游的“灵魂”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内蒙古自治区区委主委、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郑福田

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内蒙古自治区区委主委、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郑福田表示,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挖掘、包装特色文化是提高内蒙古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建议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打造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和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公共文化设施的旅游开发力度,培育特色文化旅游演艺、文旅节庆和旅游商品品牌等,同时加强宣传营销,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叶小钢:让世界全方位了解行进中的中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资料图)

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围绕着诸多中华文化符号,创作了诸多作品:无标题性质的交响曲《长城》从戈壁大漠的嘉峪关写到东至沧海的老龙头,集纳了汉、回、满、蒙古、维吾尔等民族及长城沿线民间音乐、戏曲和说唱音乐素材,马头琴、竹笛、琵琶、二胡等极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都有展现;以丝绸之路璀璨悠久的历史文化为灵感,融会西方技法和中国元素创作了交响组曲《敦煌》;还创作了记录内蒙古草原风貌与草原精神的音乐史诗《草原之歌》……叶小钢说,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越多、敬意越重,其博大精深的确是穷其一生难以尽述,这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

牛汝极:南疆乡村振兴亟待教育文化先行

全国政协常委、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

全国政协常委、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政协小组会发言中表示,南疆乡村振兴亟待教育文化先行。他建议推进普通话教育下乡,尽快提高广大村民的普通话水平;通过优质文化教育产品下乡村,提高乡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通过十九个援疆省市的对口支援,提高新疆的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唤醒乡村潜能,激发农民自身的文化创造力,充分发掘本地的歌舞杂技、手工制作、饮食产品、沙漠旅游观光等传统文化资源,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董恒宇:弘扬乌兰牧骑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丰富精神食粮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内蒙古区委主委董恒宇(资料图)

“乌兰牧骑精神就是扎根生活沃土,具有一专多能、服务基层的公仆精神,和认真创作、不断创新、坚韧持久的敬业精神。”全国政协常委、民盟内蒙古区委主委董恒宇在小组发言时说。他表示,当前艺术创作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文艺工作者很少到基层体验生活,对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知之甚少;有些文艺工作者缺乏敬业精神,既无真才实学,也无真知灼见;有的耍大牌、摆架子,而不是把精力放在作品的锤炼上。董恒宇倡议文艺工作者学习乌兰牧骑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人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丰富的精神食粮。

刘新乐:文化产业强化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破除发展瓶颈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内蒙古区委主委刘新乐(资料图)

随着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入,体制问题、融资难、区域协调发展等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内蒙古区委主委刘新乐认为,在这些矛盾中管理体制问题尤为突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从强化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破除发展“瓶颈”入手。他建议加快《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工作,理顺各地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着重解决在文化产业管理上职能交叉、各行其是、政出多门、越位缺位的问题,妥善处理好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理顺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阿荔惠: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民族文化精品

鄂伦春族全国政协委员,呼伦贝尔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阿荔惠(摄影:韩卿立)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鄂伦春族全国政协委员,呼伦贝尔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阿荔惠表示,呼伦贝尔拥有优美的风景和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大兴安岭,还有拓跋鲜卑的历史,鄂伦春族,这三个是全世界唯一的。”阿荔惠表示,呼伦贝尔属于民族边疆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应当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建设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要立足资源的优势,打造特色民族文化的精品,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努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 。

王晓红:加强对乌兰牧骑队员培养开展多形式文化惠民活动

全国人大代表、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传媒系主任王晓红

作为来自文艺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传媒系主任王晓红一直关注着乌兰牧骑。她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乌兰牧骑不仅仅是一个文艺团体,更代表着一种扎根基层、面向大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王晓红建议国家出台加强乌兰牧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强对乌兰牧骑队员的培训和培养,充分发挥乌兰牧骑的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作、创新等职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动,为农牧民送上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送到草原的千家万户“让乌兰牧骑这面文艺旗帜高高飘扬”。

敖虎山:一对一“结对子”让健康医疗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蒙古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

“健康医疗扶贫是民族地区工作的重要方面。”“在政策方面要更多地向民族地区倾斜,提高民族地区医生的诊疗水平和老百姓的健康意识。”2018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医药卫生界别分组讨论会上,来自北京的蒙古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十分关注民族地区老百姓的健康问题。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素养亟需提高,民族地区医务人员的培训也亟待加强的问题,他建议大力引导北京、上海等优势医疗资源聚集地区的医生与民族地区的医生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上,通过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进行民族地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让健康医疗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梅花:发展鄂温克民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中心校校长梅花(摄影:袁永红)

全国人大代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中心校校长梅花表示,能够代表鄂温克族群众参加全国两会感到特别荣幸,希望为鄂温克族的发展尽一份力。她通过到各个苏木进行调研和采访获得的大量翔实数据,提交了《关于提高鄂温克民族优惠政策的建议》,建议保护鄂温克族聚居区生态环境、发展鄂温克民族文化产业、解决鄂温克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她同时建议要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推动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

江吉村: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让藏医药走出高原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甘孜州藏医医院副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派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江吉村(资料图)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甘孜州藏医医院副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派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江吉村针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藏医治疗,但来高原求医却有很多制约因素的问题,建议以成都为中心建立四川省的藏医院,以满足四川及周边地区广大群众对藏医药服务不同层次的需求,推动四川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目标,并在培养藏医药专业人才、加强藏医药文化传承、支持藏医药科技创新、推进藏医药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金花:将旅游与农业、文化等相关产业结合,打造特色旅游名片

全国政协委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副市长金花(摄影:张地委)

全国政协委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副市长金花介绍说,“德令哈是蒙古语,全称为‘阿力腾德令哈’,意思是‘金色的世界’。在德令哈这片浩瀚广袤的戈壁草原上除了外星人遗址之外,还有更打动人心的传说。” 2017年7月份,德令哈市的柯鲁柯镇入选全国第二批276个特色小镇,结合特色小镇的建设,金花认为,在小镇的发展中一定要注重构建“旅游+”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与农业、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

 (综合:中国网、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人民政协报、民族画报、内蒙古日报、青海日报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