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挥洒青春汗水奉献草原 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18-05-19 19:20:55 | 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 | 作者:苏文彦 | 责任编辑:苏文彦
摘要:五四青年节前夕,万晓白等28人被授予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十个青年集体被授予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五四”青年节前夕,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5月3日下午在团中央机关隆重举行。万晓白等28名同志被授予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总队蓝剑突击队等10个青年集体被授予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现场(摄影:宋晨)

其中,放弃城市的生活扎根乡村、十几年来致力于科尔沁沙化草原及社区生态修复的万晓白,矢志社会公益14年、志愿足迹遍布全国40余座城市的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鸿德乌鸡养殖孵化合作社理事长陈建钧荣获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创始于1957年6月17日的中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则被授予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为生活工作在广袤草原上的青年们树立了榜样。

万晓白:扎根乡村、十年奋斗,让科尔沁重归青青草原

1980年出生的万晓白现任吉林省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吉林省通榆县同发乡新合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地处中国四大沙地中面积最大的科尔沁沙地东部边缘,曾经寸草不生,黄沙弥漫,“2003年时,从灶台到炕头到处都是一层细沙,房门经常被飞沙封死……”

10多年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沙地防沙治沙的志愿者们开始种植防沙作物(视觉中国供图)

万晓白的父亲万平是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的民间治沙第一人。1999年,万平毅然辞掉工程师的工作来到科尔沁开始了治沙之路。当时正读大学的万晓白,每到假期都过来帮助父亲。2005年,万晓白也追随着父亲的脚步,放弃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带着丈夫和女儿来到通榆,一心投入到科尔沁的生态修复工作中。在万晓白父女的带动下,先后有近万名志愿者参与到科尔沁生态修复工作当中。

开始的时候,万晓白走的是“植树绿化”的老路,志愿者们两人一组,一人扛铁锹、一人抱树苗,每天在漫天黄沙里种树,收工时脸都吹成了黑色。两万棵杨树浇透一遍水,大概需要两个月,每年要浇4次。那几年,万晓白的假期几乎都在浇水中度过。

然而杨树依然大片死去,年复一年的辛苦却收效甚微,用万晓白的话就是“治沙像自杀”。此时万晓白忽然发现,在那些他们无暇顾及的沙地上,竟然有零星的草和灌木等原生植被破沙而出。这块沙化草原那么抗拒杨树,却又顽强地生出了草和灌木。

万晓白恍然大悟:原来草原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她意识到,“科尔沁的‘前生’是草原,并不是森林”,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恢复草原上的原有物种,才是真正的生态修复。

万晓白一下子“顿悟”了,她开始从生态区域周边的乡村生态经济、生态社区入手,改变人们“绿化就是植树”的观念,带动周边的人一起保护环境,恢复生态,为新生的原生植被度过四季艰难“护航”。

万晓白在养护植被

大家的努力有了结果,2010年,沙地草原的原生植被覆盖达到了95%,回归的野生动植物达到310余种。如今,绿色的方块逐年扩大,生态修复示范区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

近几年,万晓白还在探索可持续农业发展。用恢复的草原邀请沙区居民养草原鸡、放牛,以置换他们的坨子(荒漠)耕地,撂荒养护;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环境教育,引导当地农民种植有机农作物,一部分回馈给志愿者和捐赠者,一部分在网络上销售获得收益,增加农民收入,以促使农民“退耕还草”。

万晓白扎根乡村、全职从事科尔沁沙化草原及社区的生态修复工作十几年来,带领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修复沙化草原5000亩,恢复原生榆树、杠柳400亩,创造生态价值约650万元。她还组织全国近100所高校大学生参加沙地实践活动。其工作成果在荒漠化控制科学技术国际大会上得到肯定。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实行“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实施美丽乡村建设5万亩(摄影:张琪)

陈建钧:从被别人帮助到帮助别人,草原的“游侠”志愿者

陈建钧的蒙古名字叫陈宝音吉日嘎啦,1986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贫困山区,初中学业还是在爱心人士资助下完成,这在这位蒙古族小伙子内心种下了一颗充满爱和温暖的种子。

17岁那年,陈建钧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妹妹,自己外出打工,并加入了当地的青年志愿者组织。2005年,创业后的陈建钧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志愿者活动中,一趟趟从北到南的火车,承载着草原儿女的青春之梦,谱写着无怨无悔的爱心篇章。

2013年,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陈建钧第一时间从内蒙古满洲里市乘坐4天火车赶赴灾区。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陈建钧带队拆除危房、搭建帐篷、搬运物资、走访偏僻村寨配送急需的生活用品,积极投入救灾行动。

4月26日,以陈建钧为总队长的雅安市志愿服务总队芦山志愿者分队太平镇志愿者服务站正式成立。通过志愿者对太平镇各居民安置点以及帐篷学校的走访,陈建钧发起了“金哈达助学计划”,用两个月时间募集到了2万余册图书、50台一体机电脑、80套书架子及大量各类文体用品,为村民安置点和部分学校建立志愿者爱心图书室和爱心微机室,并为偏远山区村寨的小朋友们开展送书行动。

5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姜城广场看望群众,并在安置点建立的志愿者爱心图书室门口与陈建钧亲切握手。陈建钧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救灾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

陈建钧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参与志愿者服务

陈建钧发起成立的满洲里市蒲公英志愿者联合会从最初的3名志愿者发展到今年950人的队伍,凝聚了来自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等不同民族的爱心。 “金哈达助学行动——我为山区孩子买运动鞋、书包项目”累计为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呼伦贝尔地区、满洲里地区的6所贫困山区、牧区、农区的2800名学生认捐到了运动鞋、书包,并对45名残疾学生进行了资助。 

如今,陈建钧还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村里56户贫困户和留守儿童家长,共同发展林下生态散养乌鸡,形成“合作社+贫困户+互联网”的精准扶贫模式,2017年度乌鸡蛋禽销售额突破100万元,贫困户户均增3000至5000元。

多年来,陈建钧先后参加了2007年中俄蒙国际冰雪节、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云南“3.10”地震、2013年雅安芦山“4.20”地震、沈阳全国十二届运动会等全国性抗震救灾行动和大型体育赛会等30余次,十年累计社会无偿志愿服务超过3万小时,志愿足迹遍布全国40余座城市,累计行程10余万公里,被誉为 “草原上走出的蒙古族雷锋”。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2017年11月,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温暖回信,勉励他们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这让这支创立于1957年、已有60年历史的中国第一支乌兰牧骑一下子名扬全国。

乌兰牧骑,汉语意为“红色的嫩芽”,是指常年活跃在草原上的红色文艺工作队。1957年6月,在乌兰夫同志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第一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草原上诞生,之后全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成长起来。

1957年,乌兰牧骑诞生于内蒙古牧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的那样,“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第一支乌兰牧骑就诞生在你们的家乡。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时光荏苒,乌兰牧骑已经走过60个春夏秋冬,当年那些唱完歌再顶碗跳舞、报完幕又拉马头琴的第一代队员如今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六十年风雨兼程,一代代乌兰牧骑以草原舞台,累计行程130多万公里,创作演出了1.3万个节目,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6万多场次,观众总数达2.6亿人次,一大批“望得见蒙古包、听得见马头琴、闻得见青草香”的精品力作广为流传,久演不衰。

如今,内蒙古75支乌兰牧骑的3000多名队员仍然常年活跃在千里草原,每年为农牧民送去7000多场演出。农牧民亲切地称他们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把队员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摄影:特木尔巴根)

如今的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共有演职人员47名,平均年龄34岁。这支短小精悍的队伍,凭借一专多能的技能、自编自演的节目、贴近生活的内容,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2014年被评为全盟“青年文明号”,2017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演出金奖。中央电视台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歌舞《中华手拉手》节目中精彩亮相,让全国观众们一睹这支乌兰牧骑的舞台风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无论是治沙青年、公益青年还是文艺青年,虽然他们的经历不同、奋斗的领域不同,但他们不忘初心,扎根人民,立鸿鹄志,知行合一的追求是相同的,为草原上千千万万新时代青年树立了榜样和楷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