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好牧场,骏马奔腾牦牛壮,羊儿的毛似雪花亮。”农历2017年的最后一天,沿着积雪未消的祁连山麓,顺着千里冰封的柯柯里河,记者探寻歌声中的那个牧场。在蜿蜒逼仄的峡谷中行车近1个小时,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一大片平缓宽阔的草场上,随处可见的牦牛正低头啃食枯草。向远处望去,密密麻麻的黑点一直绵延到天边,多得数不清。 时值正午,久美尖措赶着一大群吃饱的绵羊返回饲舍。在头羊的带领下,奔跑的羊群腾起阵阵尘土,上千只羊蹄将土地踏得隆隆作响。 久美尖措说,这里叫野牛沟,是青海省海北州水草最丰美的牧场之一。眼前这些牛羊都属于达玉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去年年底,他从社里拿到了13万元的分红。 “虽然已经不少了,但还是觉得可惜,没能成为分红‘状元’。”久美尖措笑着说道,他所属的合作社共有38户村民,3年前,当社员们抱着“闯一闯”的心态咬牙把自家所有牲畜和草场入股时,谁都没想到合作社的效益能有今天这么好。 和久美尖措聊天间,不远处的房间里不时传出朗朗笑声。记者走近推门,看到5个牧民正围坐在一起开会。谈起近两年来的收入情况,他们一边“隐瞒”各自情况,一边互相“抬杠”开着玩笑,场面十分热闹。 “我们5个理事刚才盘算了一下,过去2年,社里分红最高的牧民每年能拿到14万多,最少的也有1万多。”达玉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生产经理文长太说,2年来,共有10个牧户盖了新房,12户买了新车。 “为什么合作社能赚这么多钱?”记者好奇道。 “我先给你讲个故事吧。”文长太没有直接回答。 1956年,文长太的父亲刚满8岁。当时,国家计划在海北州海晏县建立核武器研制基地,达玉部落积极响应号召,走走停停3个多月,终于找到一片名为“野牛沟”的水草丰美之地,在这安了家。 为了尽快壮大畜群、建设新家园,全部落的牧民都十分卖力。夏天,他们早晨5点起床,匆匆扒几口糌粑,只为让牲畜吃上带着露珠的鲜草,长得更加肥壮。一整天,牧民跟群放牧,至少要走10多公里,不食一口饭,不喝一口水,晚上8点天黑时才能到家。 文长太说,牧民们发现,尽管新牧场的水草远好于老家,大家也付出了更多辛劳,但整个畜群的扩大速度比以前依旧快不了多少。有一年遇到暴雪,文长太家里800多只母羊下了小崽,在一夜之间几乎被悉数冻死,一家人几年积累的心血付诸东流。 “传统游牧业就是如此,发展周期长、牵扯精力多、靠天吃饭,一不留神就‘回到解放前’。”文长太说:“我曾不止一次想过,若变‘单打独斗’为‘报团取暖’,大户带小户,先富带后富,牧民的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是否有可能提高。” 2015年,文长太召集几个年龄相仿的同村好友,提出组建合作社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我们当时商量,把大家的牛羊和草场集中在一起,交由少数人管理。其他从放牧工作中解放出来的社员,就能发挥各自特长,尽可能为社里多赚点钱。” 合作社成立后,眼力好的社员专门负责收购,后来,他们看一眼牲畜就能预估出重量,每头牛误差不超过10斤;脑子快的社员负责销售,合作社客户渐渐遍布各地,除牛羊肉外,还销售当地虫草、黄菇等珍贵土特产;放牧好手采用分群养殖法,不仅牛羊分开,羔羊、母羊和公羊也分群。如此实现精细饲养、分类销售、统一出栏,合作社收益大幅提高,在祁连地区已具有一定的定价权。 文长太说,从最初的6300公顷草场、5512头只牲畜起步,合作社收入逐年增长,去年一年销售额达660万元,除去社员工资等成本,光纯收入就有130万元。今年年初,合作社在县城买了一栋楼,社员经过集体讨论,准备开设牛羊肉专卖店和宾馆,进一步扩大增收渠道。 “眼看生活一天天变好,想到以后的日子会更好,有时真的会忍不住笑出来。”合作社社员旦军说,藏历新年将至,过一会儿,他准备去文长太家拜个早年,感谢这位“军师”对合作社的付出。 傍晚6点,太阳渐渐落山,文长太家中已歌声阵阵。社员们互献哈达、推杯换盏,庆祝今年的大丰收,为来年加油鼓劲。歌声不停酒不停,今夜,草原牧社尽欢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