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祖先原在阿旗境内

发布时间:2018-05-15 22:49:09丨来源:草原文化网丨作者:占·达木林斯丨责任编辑:许浩成

      阿鲁科尔沁旗朝格图山,是一座历史名山,清代本旗十座罕山包括此山。正如朝格图山碑文记载,唐初今阿鲁科尔沁旗地面为九姓铁勒人的驻牧地,而肖姓契丹源出九姓铁勒。

文/占·达木林斯荣

  阿鲁科尔沁旗朝格图山,是一座历史名山,清代本旗十座罕山包括此山。该山挺拔叠翠,绵延数十里,其西南端异峰突起,山顶开裂,宽度约五十多米,俗称朝格图金莲子。
  朝格图山周围文物古迹十分丰富,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仅辽墓群十多。阿鲁科尔沁旗十四座古城之一的浩特绍荣城在此山东面不远处,林丹汗查干浩特城,距离此山西北约五、六十里。山北面有《大清一统志》记载的巴颜喀喇遗迹。山南有清代阿鲁科尔沁旗第四任扎萨克楚依郡王陵寝。他在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河与噶尔丹交战中受伤被执不屈,后借机逃回,同族几位台吉及所领三百名官兵全部遇难。康熙三十年(1691),楚依晋升多罗郡王,同族几位台吉的子孙晋升头等台吉,赐号达尔汉,并世袭罔替,这些台吉的官帽上顶珠的颜色为红色,红色用蒙古语谓乌兰,故称他们为“乌兰台吉”。
  近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及阿鲁科尔沁旗考古工作者对耶律羽之、耶律祺二人的两处家族墓进行抢救发掘。

  《辽史》有耶律羽之传,而无耶律棋其人。不过,在辽宁北票出土的北大王耶律仁先之子耶律庆嗣墓志中提到此人。耶律仁先父子长期与阻卜交战。《辽史》没有蒙古,而有阻卜。该两合墓志被发现,我们才得知,杀死耶律庆嗣的人是克烈部落王汗的祖母,而阻卜是蒙古族,耶律庆嗣墓志记载“时清宁九载(1063)也,是岁宗元及子涅里骨□叛犯跸,诏公与今 (时间为1094年)漆水郡王、知枢密院事耶律棋,具甲胄兵仗,左右冀卫”。《辽史》记载:寿隆元年(1095),“以知北枢密院事耶律阿思为北院枢密使”。耶律阿思从一箭把涅里骨射下马,转危为安开始,至辽代晚期封王拜相位居三公”耶律棋的汉文墓志被砸碎,残存三百余字,更详细情况无从得知。我们认为耶律阿思与耶律祺实为一人,一个是契丹名,另一个为汉名。
  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十座辽代墓葬及一处殉车葬,出土三百多件精美文物和七合墓志及一辆长九米的大型木车。墓志现藏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七合墓志及木车是研究契丹族的始祖奇首可汗、契丹族源、契丹木叶山以及阿鲁科尔沁旗历史沿革的极为宝贵的实物证据。物证与史证互为印证,至今尚未解决的契丹史的诸多问题,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答案。
  契丹始祖奇首可汗的生活年代尚未确定,甚至历史上确有其人都受到怀疑。
  朝格图山耶律羽之墓志记载,契丹皇族,“其先宗兮佶首(奇首可汗),沠出石槐(檀石槐),历汉、魏、隋、唐已来世为君长”。出土地方不详的北大王耶律宗愿墓志(现藏科右中旗文管所)记载,契丹皇族的始祖母,“越自仙軿,下流于潢水,结发瑶源神幄,梦雹于玄郊,有蕃宝胤,故大圣(辽太祖)乘飞天之运,人皇抗高世之风克让,太宗归神器之重传,及天授正丕历而昌,惟皇孝成与子天辅(耶律宗愿之父),洒玄泽以浸万物,陶醇壹以凝兆民”。碑文原来缺两个字,我们分别补充为 “结”字和“壹字”。

  从墓志得知,契丹皇族的先民与鲜卑汗国的创建者檀石槐(137—181)有血缘关系。
  《后汉书》有檀石槐传,其传记载:“桓帝时,鲜卑檀石槐者,其父投鹿侯,初从匈奴军三年,其妻在家生子。投鹿侯归,怪欲杀之,妻言:‘尝昼行闻雷震,仰视而雹入其口,因吞之,遂妊身,十月而产,此子必有奇异,且宜长视。’投鹿侯不听,遂弃之,妻私语家令收养焉,名檀石槐,年十四五,勇健有智略,异部大人抄其外家牛羊,檀石槐单骑追击之,所向无前,悉还得所亡者,由是部落畏服。乃施法禁,平曲直,无敢犯者,遂推以为大人。”
  史书记载的檀石槐的母亲吞雹与耶律宗愿墓志记载的其始祖母梦雹的史实相符,是指同一人。由此得知,辽朝皇族的始祖奇首可汗即投鹿侯,鲜卑族,公元二世纪人物。
  朝格图山耶律元宁墓志记载:耶律元宁,“以统和三十年(1112)十月十日遇疾,卒于新丰军,享年三十有四。以开泰四年(1115)四月十二日葬于烈山之阳,礼也。娘子肖氏,天德军节度使兰陵公第六女。出封王之地,绰坠马之客,均一惟贤,无双克美。……富贵传芳,祖父(耶律羽之)之风将继,时阴天寿,霜露之魄俄销。玄扃一闩于金微,夜壑长埋于王树”。碑文中的“客”字,似为“容”字,据文意改,耶律元宁墓志中的 “夜壑长埋于王树”七个字,是我们考证契丹木叶山的重要依据。
  《契丹国志》记载:“本其风物,地有二水。日北乜里没里,复名陶猥思没里者,是其一也,其源出自中京(今宁城县)西马盂山,东北流,华言所谓土河是也。日袅罗简没里,复名女古没里者,又其一也,源出饶州 (今林西县)西南平地松林,直东流,华言所谓潢河是也。至木叶山,合流为一。古昔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浮土河而下,复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水而下,遇于木叶之山,顾令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祖也,是生八子,各居分地,号八部落。”
  土河与潢水合流处昭乌达之地没有大山,故木叶山尚未确定。正如本文所考证,这是因为误把达拉尔河当作土河,而把陶浩木台河当作潢水而产生的误解。
  《契丹国志》所载《契丹地理之图》把今林东镇西面的一座山标注为木叶山,而把木叶山西北面一座城标注为祖州城。这与“葬太祖于木叶山,置州坟侧,名曰祖州”,“陵寝在祖州东南二十里”的记载相符。但是,已出土碑文证实,庆陵北面的庆云山与祖州北面的天梯山相距二百里,但不知方位,地图上的祖州与庆州的距离不足二百里,为此,我们曾提出质疑。
  朝格图山墓志提到的王树,在辽代墓志中又出现一次。耶律昌允是北大王耶律刺葛的后裔,其夫人肖氏,生子耶律佶和耶律特里德二人。肖夫人墓志己被发现,现藏赤峰市元宝山区文管所。肖夫人的墓志记载:耶律佶兄弟,“皆清言伟度,懿行纯诚。即大成于礼器,为梁为栋,将肯□于堂,皆先夫人而逝。王家庆集,方并秀于瑶林,谢氏痛深,逮双凋于王树。”从墓志的文意得知,其中瑶林代表着辽朝皇族的祖庭,而王树为辽朝皇族的祖陵。
  契丹人有祭山仪,是祭礼木叶山的仪式。木叶山有两棵树,称君树。届时,契丹皇帝和皇后把供品分别悬挂在君树上。皇帝的供品是宰杀的白马,皇后的供品是宰杀的灰牛,这一仪式未自佛教。《蒙古源流》一书成书于1662年,但其参考书中有佛经。该书写道,佛祖的母亲涅盘之后,佛祖用象首旃檀木塑就一尊与佛一般无二,指手讲经的立身像,讲经九十日,共母亲成佛。契丹与蒙古语言相同,并且都信仰佛教。在庆陵出土的《道宗宣懿皇后哀册》记载:“昔惟圣人,配兹令德,外在中壶,来从外戚。祥剖石字,位膺天极,玉玺疏宠,象服增饰”。象服,是象首旃檀木,皇后穿上象服,说明她已成佛。这一例子说明,契丹人信仰佛教。木叶山有两座庙,前庙为奇首可汗庙,后庙为其夫人的庙。所谓祭山仪,是契丹皇族的祭祖活动。

  朝格图山墓志记载,王树在朝格图山,王树即君树。这样,我们发现今朝格图山为契丹木叶山。
  《辽史》记载,阿保机于太祖七年(913)“六月辛巳,至榆岭,以辖赖县人扫古非法残民,磔之。甲申,上登都庵山,抚其先奇首可汗遗迹,徘徊顾瞻而兴叹焉”。阿保机是辖赖县人,而都庵山是奇首可汗的出生地。自辛巳至甲申相隔仅三天。可见,都庵山在辖赖县境内。阿保机所居之地,《契丹国志》记载:“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里。至阿保机变家为国之后,始以王族号为‘横帐’,仍以所居地名日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上京东二百里的地方,是今朝格图山地区。朝格图山,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名称。《大清一统志》称此山为都蓝山,都蓝山即都庵山。据此,我们把朝格图山考证为奇首可汗投鹿侯的出生地。奇首可汁的遗迹应为他的陵寝,朝格图山上若有古代建筑遗址,这是奇首可汗陵寝。
  正如朝格图山碑文记载,唐初今阿鲁科尔沁旗地面为九姓铁勒人的驻牧地,而肖姓契丹源出九姓铁勒。达一点,将在后面考证。九娃铁勒人驻牧地境内有两条河,公别称温木伦河和脱忽思河。这一史实,在《史集》有记载。会同四年(941),辽朝编写《始祖奇首可汗事迹》一书,今己失传,是契丹人自己编写的第一部契丹史。因为肖姓契丹源出九姓铁勒,故以九姓铁勒族源传说代替契丹族源传说,把温木伦河和脱忽思河写进书里。
  《蒙古游牧记》记载:“哈齐尔河、傲木伦于是(朝格图山的南面)合流为达布苏图河”。哈齐尔河的支流为达拉尔河,傲木伦河是坤都镇境内陶浩木台河,而达布苏图河是海黑尔河,也就是九姓铁勒人的脱忽思河和契丹人的陶猥思河。这一点已被出土文物所证实。辽朝《圣宗皇帝哀册》在庆陵出土,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其中写道:“天辅皇帝崩于大福河之行宫”。《契丹国志》记载:圣宗“崩于上京东北三百里大斧河之行帐”。大福河是今达拉尔河,是陶猥思河的异译,而今陶浩木台河即女古河。

  奇首可汗骑白马顺达拉尔河而下,其夫人驾灰牛车沿陶浩木台河东走,二人在朝格图山相遇。当时,陶浩木台河源头的涿邪山地区为匈奴皋林温禺犊王居住。这样,鲜卑父匈奴母的新的部族形成,初名宇文鲜卑,其中包括契丹。
  奇首可汗生八子,皆姓耶律氏,其中不包括肖姓契丹。考证肖姓契丹的族源,还得依靠繁衍生息在阿鲁科尔沁大地上先民的文化遗产。肖姓契丹的族源,《辽史》有记载:“契丹外戚,其先日二审密,曰拔里(又作收里),日乙室已。至辽太祖,娶述律氏。述律,本回鹘糯思之后。大同元年(947),太宗自汴(河南洛阳) 将还,留外戚小汉为汴州节度使,赐姓名日肖翰,以从中国之俗,由是拨里、乙室已、述律三族皆为肖姓”。也就是说,肖姓契丹的族源为回鹘,肖是她们的汉姓,为汉朝肖何的姓氏。肖姓契汁的本民族姓氏为审密。
  回鹘是我国北方古代部族之名,从唐代开始出现在史书里。回鹘,南北朝时期称高车或敕勒,隋代始称铁勒,而唐代开始称回纥。回鹘是一种神鸟,后来回纥人把自己的族名改写为回鹘。因为蒙古人称他们为铁勒,故本文称他们为铁勒。
  《魏书》记载,相传匈奴单于有两个姿容甚美的公主。两个公主长大成人,单于不把公主嫁人,反而在其国的北部荒野上筑高台,把两个公主软禁而与世隔绝,并声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将以与天”。不料,小公主生出一婴,是为铁勒人的始祖。因铁勒人是匈奴单于的小公主所生,故自称匈奴单于的外甥,其语言与匈奴略同而时有小异。”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就是铁勒人的民歌。唐初,铁勒人散处蒙古高原,包括回纥、薛延陀、契芯(草字头加必字)、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霫等十五个部落。其申回纥、契芯(同上)、仆骨、拔野古、同罗、浑、思结等七个部落姓药罗葛氏,其余八个部落各有本部落的姓氏,故铁勒人称九姓铁勒。
  贞观二十年(647),除薛延陀、都播、骨利干三个部落以外,其余十二个部落首领举部降服唐朝,薛廷陀等三个部落的入贡时间晚于上述十二个部落。至此,整个蒙古高原并入唐朝版图。

  贞观二十一年正月初九日(丙申),唐太宗下令在九姓铁勒地区设置六府七州,并把他们的首领任命为都督、刺史等。其中,回纥部落首领吐迷度为翰海府都督、仆骨部落首领歌滥拔延为金微府都督。当年二月初十日(丙寅),唐朝设置燕然都护府,统辖上述六府七州,燕然都护府的治所在今乌拉特中旗境内。
  唐设六府七州中的金微府址今在何处,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歌滥拔延家族与阿鲁科尔沁旗地面的关系,原先人们还不知道,朝格图山墓志被发现,我们才得知歌滥拔延是今阿鲁科尔沁旗人,极大地丰富了阿鲁科尔沁旗的历史内容。唐代金微府之名,来自金微山,金微山就是佛教中的须弥山,汉译为金刚座。相传,佛祖在金刚座上得法力无边释边牟尼文佛之道。金微山,早在匈奴汗国时期已经截入史册。永元三年(公元91年),汉朝对匈奴汗国发动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汉军在金微山大败匈奴军队,单于仅与数骑逃走,匈奴汗国随即覆灭。
  匈奴汗国时期的金微山,在明人峨媚山人撰写的《译语》一书中有记载,他谈到蒙古地区名山大川时说:”日金微山,去塞五千余里,窦宪遣兵大破匈奴于此。自汉出师,未尝至此”。据此推测,匈奴汗国时期的金微山,不在今阿鲁科尔沁旗境内。
  唐代史料记载,九姓铁勒中的仆骨和白霫两个部落的牧地接界。白霄部落占据鲜卑故她,其地距离唐朝京都长安东北五千里,这个里程与契丹同。白霄部落内分居雅、无若没、潢水三个部落。潢水,从唐代开始出现在史书,是今西拉木伦河。契丹族的牧地以潢水为北界,南抵今辽宁朝阳。辽代人郑恪(1034一1090) 墓志在辽宁建平县出土。其中记载,郑恪的归葬地为白霫之地,这就证实,今赤峰市部分她区,唐代为白雷之地。
  仆骨部落与白霫部落接界,仆骨部落的统治中心所在金微山,有可能在今阿鲁科尔沁旗境内。
  朝格图山碑文揭开了这一历史之谜。碑文记载:朝格图山辽墓的主人, “玄扃一闩金微,夜壑长埋于王树”。引文中的金微指金微山,也就是今朝格图山,朝格图山下浩特绍荣古城便是唐代金微城,于贞观二十一年 (648),歌滥拔延修建,距今已有1356年(648一2004)之久,本旗十四座古城中,据我们考证,此城的修筑年代最早。

  顺便指出,朝格图山西面有呼和绍荣山,在连绵起伏的几座山中,此山为其最高峰,《大清一统志》称涿邪山。这里为匈奴皋林温禺犊王的斡耳朵所在地。山里有八宝山百兴图古城,归坤都镇管辖。赤峰市及阿鲁科尔沁旗考古工作在文物普查中发现,该城的居民皆住蒙古包。可见,是一座游牧民族之城,但修筑年代无考。这样,我们说浩特绍荣古城为修筑年代最早。
  我们在前面提到,匈奴汗国时期的金微山,不是今朝格图山。然而,唐代今朝格图山之名确实为金微山,已被碑文所证实。这与铁勒人原来住地之名有关。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往往以原来住地之名命其新住地之名。今土默特川原先为匈奴之地,后来铁勒人迁居此处,便称为敕勒川,是其一例。
  仆骨部落的活动,史书记载得不多,主要集中在《新唐书》薛仁贵传和仆固怀恩传。唐朝龙朔元年(661),回纥、仆骨、同罗三个部落侵犯唐朝边境。唐朝大将薛仁贵率兵讨伐仆骨等三个部落。仆骨等三个部落的十几万大军在天山迎战薛仁贵。薛仁贵发射三箭杀死三人,吓得其余人都下马请降。因此,军中歌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被发现的契丹大字墓志中有”天山□北东”五个字,第三个字为契丹字,仆骨部落的首府在浩特绍荣城。薛仁贵讨伐的正是仆骨部落,根据以上三条,我们认为古代天山战场在今阿鲁科尔沁旗境内。

  《辽史》有肖塔列葛传。据传记载:“肖塔列葛,字雄隐,五院部人。八世祖只鲁,遥辇氏时尝为虞人。唐安禄山来攻,只鲁战于黑山之阳,败之,以功为北府宰相,世预其选”。从时间上看,肖只鲁与安禄山为同时代人,有可能为仆固怀恩的同族,而家住金微城。
  现在,让我们找出两条史料,以证实肖只鲁与仆固怀恩同族,家住金徽城,进而考证出辽代肖姓契丹是唐代游牧于今阿鲁科尔沁旗境内九姓铁勒人的后裔。
  石抹也先是元初人物,《元史》有传,其中记载:”石抹也先者,辽人也。其先,尝从肖后举族入突厥,及后还而族留。至辽为述律氏,号称后族。辽亡,改述律氏为石抹氏”。石抹即述律氏。百抹也先有墓志,《紫山大全集》收录。墓志记载:“公胜舒穆噜氏,小字额森,其先特尔格人,仕辽为大官”。石抹也先的墓志是我们考证肖姓契丹族源的重要依据。突厥与铁勒,《新唐书》分别立传,二者应当有区别,石抹也先为铁勒人。特尔格即铁勒。因铁勒人的习俗是乘座高轮车,故名其族名日铁勒,汉译为高车。在朝格图山被发现的大型木车即铁勒人的高轮车。
  肖观音是前面提到的宣懿皇后。她姿容端丽,能作诗词,是位才貌双全的契丹杰出女性。阿保机的皇后是肖观音的先世姑母。《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诗》是肖观音的杰作,其中写道:“虞廷开盛轨,王会合奇琛,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鹿蠡,声教薄鸡林,大禹看交泰,应知无古今”。这是一首赞美大辽王朝太平盛世的诗词。诗中提到的虞廷是契丹族发祥之地的地名。
  虞,是指虞人,古代官名,其职掌是掌管山泽。石抹也先及肖塔列葛二人的祖先为虞人,所谓虞廷就是这个虞人掌管的地方。辽代《仁懿皇后哀册》在庆陵出土,其中记载,”泽雷雨分母临兆姓,量江海兮子育群方,于祖陵有奉承之敬,于先庙有翊助之良”。仁懿皇后的先世姑母也是阿保机的皇后。可以说,石抹也先、肖塔列葛、仁懿皇后的祖先为同族,是掌管雷雨泽的人,因而有官号虞人。朝格图山墓志证实,契丹木叶山是今朝格图山,而奇首可汗夫妇举行婚礼的地方也是木叶山,他们家住木叶山,”泽雷雨兮母临兆娃”,说明雷雨泽是奇首可汗夫人吞雹而身怀有孕的地方,雷雨泽,在辽代碑文中还要提及两次:一是在赤峰市松山区盔甲山下出土的《驸马赠卫国王娑姑》墓志有记载:“大圣皇帝应天皇后(下缺)伏蒙圣泽雨(下缺)”。卫国王娑姑家的女儿中哥是北大王耶律万辛的第三夫人。还有一次是在庆陵出土的《圣宗仁德皇后哀册》有记载: “雷雨之泽不流,雾露之忧莫济”。仁德皇后是被诬陷致死的悲剧人物。这个雷雨泽是奇首可汗的夫人吞雹的那一阵雷雨从木叶山上迭水而形成的壶穴。木叶山和雷雨泽是同一地名,是今朝格图山地区。肖姓契丹,“于祖陵有奉承之敬,于先庙有翊助之良”,尽管有“葬太祖于木叶山”、“太祖陵凿山为殿,日明殿”的记载,但我们不知道那个明殿今在何处。我们认为碑文中的祖陵和先庙,是指奇首可汗夫妇的陵寝和伺庙。肖姓契丹的祖先是掌管这个陵寝和伺庙所在山泽的人。
  朝格图山碑文明确记载,今朝格图山是唐代金微山,是九姓铁勒首领歌滥拔延家族所居之地。肖姓契丹的祖先和歌滥拨廷均为九姓铁勒人,同为唐代人,所居之地亦同,又他们乘坐的高轮木车在朝格图山发现。这就证实,歌滥拔延与辽代肖姓契丹的祖先为同族,肖姓契丹是唐代游牧于阿鲁科尔沁旗地面的九姓铁勒人的后裔。(摘自《契丹族源及木叶山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