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儿女>草原骄子>

呼雅嘎巴特尔:敢让沙漠变绿洲

2016-08-19 11:07:43 | 来源:正北方网 | 作者:韩晓舟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望着眼前已经变成绿洲的沙地,想象着未来,呼雅嘎巴特尔心怀憧憬。种树治沙的同时,呼雅嘎巴特尔还积极响应旗委、政府的号召,增强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施“减羊增牛”战略。在呼雅嘎巴特尔的心中,始终铭刻着一名草原牧人的信念:只要有牲畜、只要有草场,就一定不会特别困难。

“今年雨水好,像这样下雨,再过3年,我这里更漂亮!”望着眼前已经变成绿洲的沙地,想象着未来,呼雅嘎巴特尔心怀憧憬。

呼雅嘎巴特尔是正镶白旗伊和淖苏木柴达木嘎查的一位普通牧民,他带领着一家4口人在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种树治沙,一种就是10年。如今,1000亩沙漠变成了绿洲,呼雅嘎巴特尔的生活也从贫困走向了小康。

笔者来到呼雅嘎巴特尔家中时,他们夫妻俩正在夏营盘忙着饮牛,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他们一家始终都在用努力和勤劳改善着自己的生活和环境。

1997年,伊和淖苏木柴达木嘎查分封草牧场,呼雅嘎巴特尔家分到了500多亩,一家人就在这500多亩草场上放牧生活,收入不多,却吃穿不愁,其乐融融。可是好景不长,后来因为边界纠纷问题,他家的草场被划分到了正蓝旗境内,当地不再允许他们在这里生活。这时,身为一家之主的呼雅嘎巴特尔决定把家中200多只羊、十几匹马和20多头牛全部卖掉,走上了进城务工的道路。

然而,打工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缺少一技之长,呼雅嘎巴特尔打工赚不来多少钱,根本维持不了全家的生活所需。没过多久,出售牲畜所得的钱就所剩无几。

这时,他们得知了一个好消息,经过多方几年的协商,自家的草牧场最终物归原主。2006年,呼雅嘎巴特尔一家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草场,他们用亲朋好友资助的一点钱买了些牲畜,重新开始放牧生活。

当时,看到他家生活困难,伊和淖苏木领导就把正镶白旗与正蓝旗边界上的1000亩沙地也分给了呼雅嘎巴特尔。看着眼前这片毫无生机、光秃秃的沙地,呼雅嘎巴特尔一筹莫展,丝毫没有办法。但是接下来,蒙古人对草原、对家乡的那份热爱让他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这片沙漠变成绿洲。很快,呼雅嘎巴特尔开始着手治理这1000亩沙窝地。

2006年秋天,他独自在沙地种植了30行柳条。第二年春天,他又带着家人开始挖坑、挑水,种植柳条、榆树等耐旱植物,在沙窝一趴就是2个月。从那以后,每年的春秋季节,都能看到呼雅嘎巴特尔一家在沙窝里种树的身影。

在沙漠里挑水、种树,一般人难以想象这有多么艰辛与困难,而这样的事情在呼雅嘎巴特尔看来并不算什么,种树、挑水、治沙,这样的生活已经成为他家必不可少的日常状态,而且从未间断。

付出努力便会得到回报,正是这份坚持和执着,终于换来了理想的结果。10年之后,昔日的沙窝地如今完全变了模样,当初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早已被改造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到处都是一排排的柳树,1000多棵榆树、杨树巍然屹立,甚至还能找到零星的梨树、杏树、樱桃树等果树。一些离家多年的同乡邻里,如今都已经认不出这片大变模样的土地。

种树治沙的同时,呼雅嘎巴特尔还积极响应旗委、政府的号召,增强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施“减羊增牛”战略。他出栏了300多只羊,加强优质良种肉牛的饲养,目前已经拥有70多头西门塔尔牛,还新买了一台越野车。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不仅让全家人脱贫致富,还要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呼雅嘎巴特尔的心中,始终铭刻着一名草原牧人的信念:只要有牲畜、只要有草场,就一定不会特别困难。正是怀揣着这样的信念,他用汗水、勤劳和坚韧谱写着属于自己的绿色赞歌。(韩晓舟)

点击排行